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7月18日,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联合统计与管理学院、人才工作办公室、学术期刊社等部门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学术论坛”。国内多位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前沿趋势、理论架构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分享了各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最新研究动向。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为大会做致辞演讲。刘元春校长首先对来校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的发展历史、愿景使命以及“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方向。接着,刘元春校长从本次论坛主题出发,分析了过去40年中国二元土地结构和分税制改革等特色制度安排对中国经济奇迹的作用机制。他认为,以城市与区域科学为视角总结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重新构建县域经济体系和区域行政规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区域快速发展形成的相关制度优势仍有待挖掘,需要重构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体系。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必须立足前沿、以问题为导向,回答好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最后,刘元春校长希望以此次学术论坛为契机,更加关注城市与区域的现实重大问题,展开多学科交流,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多元化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兵勇教授主持开幕式之后,论坛的第一场主题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刘乃全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核心骨干)方创琳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与城市群建设》为题进行了主题报告。方创琳教授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链三高两美”。其次,应通过有序推进城市群高质量集聚,把城市群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核心区与先行区。最后,方创琳教授强调了深度推进城乡高质量融合的重要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路。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钊教授随后报告了《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测度: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陈钊教授就关键核心技术的定义与系统识别方法、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总体特征以及关键核心技术进出口影响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讲述。陈钊教授将具有“卡脖子”风险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特点总结为“生产核心”、“存在技术垄断”以及“技术差距大”三个特点,并分别对上述三个指标进行量化。接着,陈钊教授利用海关数据和随机森林算法识别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文章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且该影响主要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迂回溢出效应实现。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财经研究所所长张学良教授以《中国大区域: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为题,从中国大区域的实践创新、趋势特征以及理论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演讲。张学良教授首先阐述了“中国大区域”的内涵与特征,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区域重大战略逐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践行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发展等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大区域的创新实践。随后,张学良教授从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特征、板块特征和合作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大区域的趋势特征。最后,张学良教授认为城市与区域科学研究需要回归常识和学科,在研究内容上需同时关注“空间中的生产”与“空间的生产”,在研究方法上要见人、见物、见空间,并重点阐述了多彩的发展与多彩增长的理论方向框架。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城市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张祥建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张勋教授首先报告了《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张勋教授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政策层面的五大目标出发,提出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搜寻成本、提升信贷可得性以及促进专业化分工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使用商品微观价格数据以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发现在资源优化配置和协作分工程度更精细的城市群内部,数字金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但是,商品市场的畅通程度在地域跨度较大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内部依然较弱。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兰冰教授报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展望》。李兰冰教授从历史角度出发,指出国际格局与国内环境变化将会影响国家战略的选择,进而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李兰冰教授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两个维度进行了交叉分析,并从区域政策比较和区域政策演进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理论需求的独特性,进而对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李兰冰教授分享了大数据、机器学习在城市及区域经济研究的应用进展以及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提供服务。
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刘修岩教授汇报《数字经济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收入增长效应》。刘修岩教授提出使用机器学习语义识别及二分法的数字经济企业识别方法。接着,利用EG指数展示了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制造业和数字化服务业在全国层面的集聚程度与动态演变,同时运用微观地理大数据衡量数字经济企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演变。最后,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企业的密度提升能带来显著的居民增收效应,其中数字化服务业的增收效应强于数字化制造业,这一增收效应在乡村层面更为明显。同时,数字经济企业密度的增收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衰减效应,服务业的增收效应强但衰减快,制造业的增收效应弱但辐射范围广。
会议间隙,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朱鸣雄教授、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周国良教授等相关领导与与会专家学者及参会教师就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第三场主题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农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吴方卫教授主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传旺教授报告了《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报告。孙传旺教授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形势要求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实现“四个转变”,并根据不同阶段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随后,孙教授详细讨论了应着力打造以“锚定一个基本目标,聚焦一条主线引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强化三维创新支撑”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总体架构。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龚斌磊教授报告了《文科研究中的数据和方法转型:以农林经济管理为例》。龚斌磊教授首先对农业经济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讲解了农业增长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数据。随后,他以生产函数模型、新增长核算法和模型平均法为例,从拓展新方法和活用老方法两个角度探讨了农业增长研究中的方法转型,并指出农业增长研究中的数据转型。他认为,时代的变革需要新的研究方法,而这正是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最后,龚斌磊教授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探讨了农业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并对数据和方法转型进行了展望。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军飞教授报告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白军飞教授探讨了机器、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区别和联系、历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异同,指出人工智能区别于前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最本质区别是具有自学习能力。然后,从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视角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具有自学习能力将会使得永久性失业成为可能,并将进一步加剧收入差距。最后,白军飞教授提出了有计划地减少法定劳动时间的应对方案。
圆桌讨论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两部分。上半场圆桌讨论围绕“大数据视野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前沿”论题,由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冯兴东教授主持。专家们探讨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和区域规划,为未来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半场圆桌讨论围绕“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论题,由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郑春荣教授主持。专家们各抒己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从理论、方法、交叉性等角度,为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达成了更广泛的学术共识。
本次学术论坛汇集了九位国家级人才与众多专家学者,他们的精彩报告和深入讨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科学发展、大数据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以及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等重大命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研究方向。
(供稿:刘景琦 供图:曹亮 编审:谢雅靖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