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追问人类共同命运”学术研讨会在上外召开
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号召,为推动有关方面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18年3月23日至3月26日召开了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追问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这是上外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成立之后承办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活动。
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经上外2017年11月30日第十五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成立,旨在构建国别区域和全球知识领域特色学术平台,助力上外“建设国别区域与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奋斗目标。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是上外校级学术平台,实行实体化运作,将作为“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平台的一部分,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政策咨询等为主要职能服务国家、服务学校。
3月24日上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五十多位世界史专家学者汇聚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追问人类共同命运”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在大会开幕式上,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教授代表研究所全体同仁感谢与会代表的光临。作为研究所负责人,王献华教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表示一定竭尽心力、脚踏实地地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做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努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姜锋书记首先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姜锋书记代表学校及李岩松校长对研究所的成立致以热烈的祝贺。姜锋书记表示,此次大会聚集了许多全国著名的世界史专家学者,既是对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成立的支持,也给上海外国语大学带来了学习交流机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校庆,回顾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建校历程,姜锋书记指出,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知识的媒介和文化价值的载体,而从培养翻译人才到建构全球知识体系,这是新时代赋予外国语大学的使命和机遇,用中国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形成中国自己的知识文化体系。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正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世界文化、探索世界历史的举措之一。姜锋书记勉励全球文明史研究所能够有所成就,为世界文化研究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武寅研究员在致辞中对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这种开拓创新精神的举措表示赞许。武寅研究员指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使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立场和对策:一种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规律和世界大势;另一种则是某些西方大国所代表的逆全球化、逆历史潮流的举动。毫无疑问,面对人类面临的从未有过的挑战,要找到破解难题的正确道路,其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她希望刚刚成立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抓住机遇,不辜负学校的支持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争取在对这样重大课题的研究上拿出高质量、有见地的成果。武寅研究员强调,中华民族站起来靠实力,富起来靠干劲,强起来则要靠综合文化实力,因此需要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中国自己的知识和话语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陈恒教授随后致辞。陈恒教授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使上海世界史学界形成了“4+1”的格局,对整个上海世界史学界的意义重大。陈恒教授回顾了人类对世界历史的认知进程,从以希腊罗马为中心的古典世界史体系,到中世纪,再到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西方知识体系成为文明的标准,到新时代数字化网络的出现构成第三空间、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复兴。陈教授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与当下国家正在思考的问题相符,即中华民族该应着眼于如何书写中国自己的世界史、建设中国的知识体系。他表示,未来在共同努力的工作中希望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有更多的合作。
著名美国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李剑鸣教授的致辞从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英文名称Institute for the Global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谈起。李教授指出,对文明的全球主义研究站到了时代的至高点。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要加强对历史的反思能力,所以我们要引入不一样的文化帮助我们进行哲学性的思考,用全球主义的视野和路径考察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世界文明史。李教授呼吁从事世界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承担起重任,传达全球主义的意识、努力获取客观的、理性的知识,减少和消除由于历史偏见给人类带来的仇恨和隔膜。李教授对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杨教授强调了历史和史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上海外国语大学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成立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不仅追随新的时代潮流也为史学界和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杨教授指出,史学理清事情本源的追求对反思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具有重大价值。杨教授还表达了对王献华教授的支持和勉励,表示要办好史学这门学科、探索相应的知识体系任重道远,而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团队需要不懈的努力。杨教授对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
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古希腊史家黄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是上海世界史学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上海的世界史研究再次迈上了新台阶。黄教授认为,中国对世界的认知仍需要不断开拓和深化,并以中国对希腊的认识为例说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来之不易。从1607年徐光启等人翻译《几何原本》、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斯巴达小志》、《论希腊古代学术》、《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雅典小史》、鲁迅《斯巴达之魂》(1903)、以及周作人在1944年发表的《我的杂学》,我国对古希腊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黄教授呼吁学界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艰苦的努力进一步深化我国对世界的认识。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于殿利最后致辞。于殿利教授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大会的主题切合当下的社会关切,而此次史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参与是对知识结合实践的促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于教授还指出,中国了解世界的程度仍然不足,特别是史学界专家们的研究仍需要更加切合时代的需求、响应时代的号召,需要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构建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做出实在的贡献。作为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教授表示,愿意在未来与全球文明史研究所进行多方面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开幕式最后,王献华教授还宣读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张强教授的贺信。张强所长在信中表示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此次大会响应了党十九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并祝愿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推进相关领域研究为学界开出新路径。
开幕式结束后,武寅研究员、姜锋书记与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3月24日下午的研讨会分松江校区和虹口校区两个分会场,虹口校区会议中心日本厅的学术会议以“全球文明史与国际问题研究”为主题,是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部主任舒建军研究员之邀而特别设置的专场研讨会,由上外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主持,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刘宏松教授等出席。舒建军主任对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部进行了介绍,表示希望和上外在国际研究方面加强合作。在王有勇教授的主持下,上外各有关机构研究人员畅所欲言,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舒建军主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
松江校区分会场的研讨在国际教育中心圆桌会议室进行,以“19世纪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为主题。研讨会上半场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特聘教授成一农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沈坚评议。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现居瑞士的独立学者张建华教授首先分析了清末至20世纪初中国人对国际法的认识,他认为,对国际法话语概念的研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大意义。复旦大学历史系邱轶皓博士以《蒙古统治时期印度洋地理知识的传承与变化》为题,展示了十三、十四世纪蒙古时代对中国人世界观的影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张宗华教授围绕十月革命后上海俄侨的经历分析了俄国史学对中国人认知世界的影响。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韦巍则围绕甲午至戊戌年间国人对西洋上古史的讨论为与在座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下半场由《历史研究》编辑部焦兵研究员主持,张建华教授评议。沈坚教授在《思想文化的跨国流通研究》的发言中认为,“中国认识世界”是一种跨文化传通,可以以法国学术界的“跨文化流通”研究视角作为我们“中国认识世界”研究的一种借鉴。淮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智汪教授从中国文化和华夷之辨案例的角度,讲述了日本学者解读“中国”的方式及其对中国认识日本的影响。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绍铎研究员以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为例解析了中国古代史里中国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亚中亚学院那传林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博士候选人刘晨分别就对“19世纪以来中国对俄罗斯的认识”和19世纪以来从“天下”到“万国”的理念冲击下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变化做学术报告。
3月25日上午的主题是“新时代全球文明史中国话语建设”,由王献华教授主持。著名英国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梳理了从封建时代到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的认知历程,指出西方的发展即个体的自主性、本位性逐渐得到彰显的过程。孟教授认为,对西方的深入认识对构建中国的全球文明史话语具有启发意义。华东师范大学的沐涛教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对非洲认知的变化。他注意到,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对非洲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政治命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中国对非洲的认知经历了从不偏不倚到歧视的转变,对这个变化过程的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思考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缪哲教授在他的发言中则以宋、元、明、清画作的整理出版为例,通过回顾中国古代画作的搜集和编纂历史生动地展示了外界对中国认识的局限性。最后,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合作方之一,《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副主编纪彭先生结合实际工作,以生动的例证就如何有效地传播世界史知识做出了探讨。
25日下午的主题是“史学研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半场由黄洋教授主持,于殿利教授评议。作为世界文明史研究的开拓者,林志纯先生及其创办的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刘军博士对林志纯先生创办古典文明史研究所的情况做了回顾和介绍,黄洋教授、于殿利教授即席做了补充。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健副教授则以梁启超先生的《欧游心影录》为题,引出当下如何看待西方的话题。他认为当下西方政治的失效、失业率高居不下、青年人堪忧的精神状态等现象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反思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朱磊副教授提供了一个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探索中国学术话语建构的尝试,向大家介绍了他关于语言学思想史的学术构想。王献华教授也从具体问题出发,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对“命运”的理解及其对理解“命运共同体”可能的启示。
下半场因沐涛教授临时有要务离会,由王献华教授代为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成教授以苏联为例,对苏联各个阶段的话语实践进行了回顾,特别是从有关时间的话语角度出发,对苏联不同时期关于现代化、赶超和人类共同命运的说法做出了精彩的分析,引起在座的张建华教授等热烈的回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赵海博士在发言中也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认识语境做出了探讨,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命运观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华中科技大学德语系林纯洁副教授对中国和德国的典型政治符号进行了整理,尝试从比较中认识两种传统的文化象征。人民出版社柴晨清博士以孟广林教授的著作为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政治文明史研究做出了探讨。最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候选人焦姣,通过将二十世纪上半夜中国的社会调查运动放回全球语境,向与会学者展示了一个史学研究发现和分析全球性问题的精彩例证。
初审 / 编校 / 黄梦媛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