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举行[图]

16.08.2014  22:28

8月13日下午,上海书展重大活动——第二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出席论坛并讲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发表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宗俊峰等主持论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正处在由资源消耗向通过创新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性智力成果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智力成果表现为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等应用科学层面以及以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学术出版是智力成果表现出来的重要通道,要深刻认识中国学术出版和学术出版“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意义。当前学术出版面临由数量向质量提升的过程,出版人要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通过跟踪最新学术前沿,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以及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出版规律的把握,推出一批高品质的学术出版物。另一方面,学术出版走出去还需要国内国际学术出版商的联合协作,实现共赢。这也是举办学术出版“走出去”论坛的目的所在。阎晓宏强调,总局对学术出版“走出去”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鼓励更多的国内外出版社参与其中。“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作为国家级重点工程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平台。总局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国家出版基金、经典中国等项目,为学术出版“走出去”助力。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代表学校向出席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的领导和来自国内外出版界的专家表示欢迎。张杰指出,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出版社,因此,进一步提升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水平,既是全体交大人的世纪梦想,也是传播学术成果,促进学术研究,增强中华学术的共同需要。去年首届中国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成功举办之后,交通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联合创建转化医学联合编辑部,转化医学出版工程,与爱思维尔出版集团联合出版高铁出版工程,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力创办全英文杂志等等。今后将积极鼓励全球优秀学者参与其中,支持出版社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际出版平台,争取有一天在全世界的大学校园里都有交大版的学术著作和教材在传播、研读和探讨。张杰同时表示,希望加强国际出版商与交大出版社之间的合作,携手共进,在“走出去”中形成合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论坛是中外出版界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的著名品牌,已经成为上海书展的重要活动。特别是今年8大国际知名出版机构,以及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和数十家主要的大学和地方出版社齐聚上海书展,分享在走出去过程当中的宝贵经验,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术出版“走出去”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突出彰显了上海书展对国际国内主流出版商的巨大吸引力。近年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充分运营专项资金等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学术出版国际合作以及学术图书的版权输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徐炯希望中外出版商共同探讨,密切协作,为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在讲话中指出,高校学术出版“走出去”要突破单兵作战的局面,一是和国外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利用好既有的渠道和平台,二是要构建自己的渠道,需要大胆开拓和创新。让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通过出版的渠道走向世界,更好的发挥中国学术对于世界的影响,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展示改革发展的成绩。高校出版社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等学术成果“走出去”,不断打造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凝聚起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现在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学术出版作出更大的努力。学术出版要紧紧围绕中国的思想创新、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优势,通过学术语言向世界传播。他强调,中国的知识创新要“走出去”,必须跟上数字化趋势,将数字化和全球传播作为努力的方向。

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提出,大学出版社应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有更高自觉和更大作为。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学术的主要阵地,有特殊的优势和特殊的责任,要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总编辑在出版的计划当中应当为总设计师和出版物编辑质量方面的总责任人。同时,出版行政管理机构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大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各方,凝聚综合实力,注重实际效果。出版行业是龙头,高校为中坚,无论是学术资源还是翻译人才都具有优势。期望高校多沟通、策划、组织和承担,通过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高校出版社的强力助推和有效合作,让高校成为“走出去”项目重镇,项目质量有大的提高和改观。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届论坛从国家宏观层面、一线大学出版社、国际著名出版机构代表、专家点评等多重视角对学术出版走出去提出思考和建议。学术出版“走出去”是长期持久的命题和课题,今后争取每一届论坛都有认识的提升,合作的进步,把学术出版“走出去”办成品牌。最后,朱健代表主办方感谢各界领导、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交大出版社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情况和理念。交大出版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平台,建立国际书展活动,出版代表中国水平的精神力作,使“走出去”影响最大化。同时,依托中国特色和交大优势学科,与国际出版商共同策划出版原创高水平著作,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已经发展成为上海书展的著名品牌活动,受到中外出版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届论坛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承办。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长陈贤义、青岛出版集团总经理吴宝安、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洪涛、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德耀、厦门大学出版社社长蒋东明、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章梓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社长范晓虹等国内学术出版机构发表演讲。

九大国际知名出版机构齐聚第二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高端论坛,彰显了上海书展和上海交通大学对国际出版商的巨大吸引力。麦克米伦(Macmillan)出版集团科学(大中华区)及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珺,励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中国区政府关系总监张玉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编辑总监、施普林格新加坡分公司董事总经理潘万和(Harmen van Paradijs),德古意特(De Gruyter)出版社执行总裁冯守望(Sven Fund),土耳其出版协会副主席、伊斯坦布尔比尔基大学出版社总编法里•阿拉尔(Farhi Aral),约翰威立(John Wiley & Sons)出版公司大中华区学术传播总监莫子杰(James Murphy),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龚迎新等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高管发表演讲。剑桥大学出版社、世哲出版社代表也参加了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翁史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邱蔚六,上海市政府参事、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江晓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洪等著名学者对嘉宾演讲进行了点评。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吴静怡、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处长叶必丰、上海交通大学985/211办公室副主任胡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分别进行交流发言。

围绕本届论坛主题——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机遇、挑战和路径”,与会专家深入分析国际学术出版的新趋势,总结各自在中国学术“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中外出版商“走出去”的新战略,特别注重“走出去”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提出鼓励和支持“走出去”的政策建议和路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