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国内布局(下)
(1)新西兰恒天然
2007年12月,恒天然在河北唐山兴建了中国的第一个牧场,该牧场占地2.33公顷,2009年生产了2500万千克优质牛奶,平均每头牛产奶量达到8700千克。这坚定了恒天然在中国发展奶牛养殖业的信心。
2012年,恒天然在河北建设完成了5个牧场组成的首个牧场群建设,泌乳牛存栏1.5万头,年产生鲜乳1.5亿千克,在山西应县投资兴建的大型奶牛养殖场也在建设中,计划建设由5~7个奶牛场组成的第二个牧场群。每个奶牛场饲养奶牛5500头,存栏总量达到3万头左右。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产鲜乳20万吨,创收10亿元,创利2.6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安排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年转化玉米饲料1亿千克,转化秸秆及青贮草3亿千克,生产优质有机肥10万吨。同时,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优种奶牛5000头。届时,应县全县存栏奶牛可达到7万~8万头,将成为朔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奶源基地。如果进一步就地上马乳品加工项目,每年可创产值30亿元,创利税5亿元,成为应县财政新的支柱企业。
恒天然还计划于2020年前在中国建设30个自有牧场,6个牧场群,完成在中国的乳业供应链整合。
根据恒天然预测,2020年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将达到700亿千克,现在中国的产量只有350亿千克,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除了奶源基地以外,恒天然也计划2014~2017年3年时间将婴幼儿配方奶粉进驻中国70个城市。2014年3月,恒天然中新奶业交流中心也在北京成立。该交流中心由恒天然和中国农业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创办,中心将专注于两国奶业领域的政策制定、学术交流、产业升级、乳品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训等项目。
2014年7月,雅培公司与恒天然集团联合对外宣布称,双方已签署协议,计划在中国共同投资兴建一个奶牛养殖基地。根据双方的计划,恒天然和雅培将共同投资3亿美元(3.42亿新西兰元或18亿元人民币)建设包括5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泌乳牛存栏数超过16000头,年产量可达1.6亿千克。一旦通过审批,预计该养殖基地的首家牧场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其它牧场将于2018年开始产奶。
表3 雀巢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年份 | 大事件 | 年份 | 大事件 |
1874 | 在香港开始贸易活动 | 2001 | 在上海开设亚洲第一家研发中心 |
1908 | 在上海开设销售办事处 | 2002 | 与豪吉成立合资公司 |
1920 | 香港开设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 2008 | 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 |
1986 | 与双城市乳食业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成立双城雀巢有限公司 | 2010 | 与大山成立合资公司 |
1990 | 双城雀巢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 2011 | 与银鹭和徐福记分别成立合资公司 |
1993-2006 | 陆续建设16家工厂 | 2012 | 完成对惠氏营养品的全球收购 |
1996 | 在北京设立大中华区总部 | 2013 | 建立双城奶牛养殖基地和养殖培训中心 |
1999 | 与太太乐食品成立合资公司 | 2014 | 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 |
(2)瑞士雀巢
雀巢与中国的渊源始于1874年在香港开展的贸易活动,而真正在中国扎根则开始于1986年12月,随后业务不断扩大(表3)。2012年,雀巢开始进一步加码上游板块建设。雀巢前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曾表示,雀巢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黑龙江省双城市建设一个奶源基地,这将是其在中国最大的奶源基地。在此之前,雀巢公司已经在中国陆续建设了16个乳品加工厂。2014年7月9日,雀巢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以雀巢2012年在双城建立的奶牛养殖培训中心为主要载体,围绕示范基地建设、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的科技合作。
(3)其它外资
此外,随着国内政策面的不断明朗,外资以各种形式涌入上游牧场板块。
2013年9月,外资PE巨头KKR基金、鼎晖投资与现代牧业在北京宣布,三方将联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将于未来18个月内在中国山东省商河县合资建造2个万头牧场,投资总额约1.4亿美元,该计划已获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4年2月,亚洲私募股权基金RRJ出资15.25亿元人民币,以现金增资方式入股光明乳业子公司荷斯坦牧业现有的全部奶牛场及其它牧场相关业务,占股45%。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在上海以外的自有奶源建设。
2014年7月在香港完成IPO的中国圣牧,其股东中,不乏路易达孚、三井住友银行、Horley Investments等外资的身影。其募集的13亿港元将主要用于建设新牧场、收购奶牛和扩充液态奶生产设施等。
另外,外资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拥有自有奶源的企业。2014年5月8日,荷兰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和辉山乳业进入了排他性谈判,商讨建立合资企业。在此之前,皇家菲仕兰公司就与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北京共同建立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荷兰方面也计划对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投入4000万元,并在中国建立示范奶牛农场,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2014年7月,作为主权投资基金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表示,该公司与区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资组成的财团将共同向定位于中国高品质奶源市场的华夏畜牧公司(美国企业家创办)注资1.06亿美元。而泰山投资此前已经对华夏畜牧进行投资,加上这次的追加投资,共计投入1.08亿美元,是华夏畜牧的最大股东。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国外的大型乳品企业已经从资金、技术、知识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奶业的全产业链进行渗透,但其中的重点是奶业的源头——奶牛养殖。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对外资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原奶市场缺口巨大,外资养牛将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于奶粉业务,奶牛养殖业目前在中国可以免税。
3 国内奶业布局
3.1 加大奶源基地建设力度
国内企业的奶源争夺战也一刻没有停息过,拥有自建及可控的奶源基地是乳品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量资金被用于并购奶业上游企业和奶源基地。
2013年5月8日,原仅占1%股份的蒙牛乳业,增资32亿港元并购现代牧业,成为我国2013年第一宗乳品企业并购上游企业的案例。2013年11月,蒙牛乳业又投入1.637亿元认购原生态牧业股份。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生产超优质原料奶,其4个牧场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2014年1月,飞鹤乳业和吉林艾倍特乳业达成收购协议,飞鹤乳业将斥资全面收购艾倍特乳业,这是我国奶业2014年首桩并购案。收购完成后,艾倍特将继续独立运营其原有的婴童渠道,而飞鹤主要看中的是艾倍特的奶源地。艾倍特最大的原生态牧场坐落于吉林镇赉。那里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是白鹤的故乡,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原生态牧场所处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流域黑土地,适宜奶牛成长,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更有利于嫁接飞鹤全产业链模式中饲料的种植加工部分。
2014年3月,上海牛奶集团与上海向阳基金会北上黑龙江省双城市,初步达成了奶牛场项目建设的意向,准备在希勤乡建设1个万头奶牛场、1个饲料中心;与雀巢公司合作,在幸福乡“三场一中心”建设1个8000头的奶牛场;收购双城米特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并在附近再另建一个泌乳牛存栏3600头的奶牛场。
2014年7月,首农集团宣布,其在河北省定州市兴建的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一期将在2014年底全部完成,二期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整个园区占地2万亩,计划总投资达20亿元,建成后园区奶牛存栏将达到6万头。
2014年7月,重庆本土乳品企业天友乳业继在宁夏布局万头奶牛场后,将再次北上,斥资12亿元在陕西打造3万头规模的牧场。
2014年7月,河北本土企业君乐宝乳业在河北威县投资建设的奶牛场奠基,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设计存栏奶牛1万头。此前,公司位于张家口察北的2个4万头牧场已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位于石家庄市鹿泉的万头规模生态示范牧场2014年下半年即将竣工。5年内,君乐宝将投资40多亿元人民币在河北石家庄、邢台、保定、张家口等地建设多个万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示范牧场,奶牛存栏将达到15万头以上。
3.2 国家新政助推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
2013年,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全力改造中国奶粉企业,整顿奶粉市场,提高行业集中度。如2013年5月出台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方案》,2013年6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2013年8月出台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2013年12月正式出台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这加速了中国乳品企业在婴幼儿奶粉方面的兼并重组的力度和步伐。
2013年6月,蒙牛乳业成功收购雅士利,共涉及资金124.6亿元,创下中国奶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弥补了蒙牛在婴幼儿奶粉业务方面的短板。
2013年11月,圣元乳业对上海纽贝滋营养乳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育婴博士”进行并购重组。
2014年2月,飞鹤乳业宣布将投入3亿元控股收购国内排名第一的羊奶粉企业—陕西关山乳业,成为国家兼并重组政策实施以来首家牛羊跨界合作的并购。关山乳业能够承载飞鹤未来实现“市场增量”和“产业升级”的目标。羊乳行业的生产和渠道资源,将对飞鹤乳业的婴幼儿牛奶粉业务形成反哺,对飞鹤现有产品品类形成战略性补充,初现牛羊并举的局面。
3.3 非奶业行业资金注入奶业市场
除了国外资金的注入,国内非奶业行业的企业也开始了对奶业市场的关注。
2013年9月,亚盛集团斥资13亿元选址甘肃进军奶牛养殖业,拟建4个大规模牧场,总存栏将达3万头。
2014年7月,由马云联合云锋基金,以及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将参与投资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资者将以合计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美元向畜牧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以获得60%的股权,伊利则持有增资完成后畜牧公司40%的股权。这可以说是近年来,“外行”对奶业的最大一笔投资,这次投资可能预示着中国奶业变局的开始。
2014年8月,有媒体透露,恒大集团内部已设立了三个新业务公司,分别为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和恒大粮油集团,其中,乳业集团将涉及牧场经营、奶粉生产销售等业务。恒大在高调进军矿泉水行业后,掀起了向乳业领域的多元化扩张。
专家分析,投资者看好奶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国内下行压力增大,投资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农牧业具有较强的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是资本最理想的“避风港”。二是投资要规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奶业政策风险几乎为“零”,2013年更是出台了一系列奶业新政,预计未来奶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有增无减。
通过上述投资案例可以看出,在乳业的整合中,资本开始从原来的投机行为演变成一种投资行为,包括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投资、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以及国内资本向国外的投资,产业投资正逐渐形成规模,而奶源(牧场)则已成为国内和国外资本的新宠。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冯艳秋 王礞礞 聂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