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产业经济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

04.11.2015  18:09

11月1日,由上海高校智库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协办的2015中国产业经济高端论坛——“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新常态与新战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本次高端论坛上,国内产业经济的知名学者、高层决策咨询专家、实业界领袖以及政府官员等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十三五”规划编制之际,问道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新战略。

本次会议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郑纯选主持;第二阶段为主题演讲,由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干春晖主持;第三阶段为圆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靳玉英主持;第四阶段为媒体互动,由《联合时报》主编邓的荣主持;第五阶段为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夏大慰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为本次会议致辞:他首先对前来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其次他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在近两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为打造有中国特色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产经高端智库所做出的努力,最后他也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主题演讲阶段,三位专家围绕“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新常态与新战略”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点,有关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中国已经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根本的变化是从以数量赶超为主的发展阶段,转向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不可能再维持过去的高速增长。第二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寄托在科技革命还是渐进性的科技进步?战略性产业依靠科技革命并不容易,需要渐进性的科技进步。为此,需要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树立品牌价值。第三点,“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或者IT产业发展的方向既是虚拟世界,又是物理世界,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因此,互联网+的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加工业的智能制造或者用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我们的制造业。

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周振华对现在经济下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他否认了学界关于“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跌破7%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说法,因为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过程是缓慢的过程,而劳动力要素或者其他要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第二,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产能过剩,而且是结构性的过剩,同种产品的高层次细分产品短缺很严重,所以就会出现大量的境外海淘,这些产品在国内全部有,只不过层次不一样;另外一个原因是服务短缺,特别是生产者服务这一块短缺很严重。第三,他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受到制度的制约特别重,例如医疗保健行业、教育培训行业以及自贸区建设等。最后,他为现在的经济下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从短期来说还要适当的进行总需求管理,包括现在出台的准备金和利率双降等;中长期则需要依靠产业链有系统的、关联的科技创新,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学者刘志彪认为关于产业升级,从宏观上来说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也可以称之为产业发展的高精尖效率化。在中国最有用的内涵或者定义应该是提高生产率。关于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的选择,在目前国内有些理论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将以创新为主导的升级过程误解为提高R&D占GDP比例;将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误解为搞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制发展传统产业;将产业升级误解为用增量来实现结构的调整;将产业的升级误解为“腾龙换鸟”。另外,他还指出产业升级需要通过制度创新释放生产力,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二是通过机器化来提高生产力,三是通过提高资本效率进而提高生产力,最后通过人口红利,汗水经济转向智慧经济来解决问题。

在圆桌论坛阶段,各位嘉宾纷纷就论坛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建国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技术进步依靠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从产业角度来说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技术来源,二是市场需求,三是竞争力。现在推动技术进步有很多思路上和运作机制上的大变化:第一是技术决策的目标要从整机转向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现在决策体系是政府决策,将来将逐步向市场选择转变,技术的决策理念和机制亟待改变。第二是要重塑我国的技术进步体系。首先从我国实际出发,推动国有大企业技术进步的体系,其次重视和推动民营企业技术进步,最后政府应改变推进技术进步的思路和方法。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广生从推进和实现产业升级的新战术角度发表意见。他就此提出:第一,战术在做什么的同时,要明确注重做什么水平,这方面我国总体仍显欠缺。第二,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应转向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这个问题不解决,产业升级会陷入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问题解决的重点在于自主创新。第三,在普遍要求的同时要转向重点分类指导,从国家来说应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分区域分类进行指导,分类提出要求,在几个重点区域或领域集中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形成引领作用;第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兼顾转变,尤其是政府体制制度创新;第五,由科技创新政策的普惠制转向对自主创新的特惠制,集中聚焦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技术的公关和突破;第六,改革科研体制,从针对院校、科研院所的单主体制度,转化为加强科研创新的平台建设和网络建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原院长夏大慰提出传统产业调整时间漫长,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完全替代依旧存疑。因此短期来看我国经济比较困难,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值得看好,政府有一些可行且较好的做法。一是由于土地的级差地租的存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地存在置换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二是可以考虑把国有资产通过建立基金,保障最底层人民利益;三是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得益于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中产阶级是中国经济未来巨大的发展在市场的潜力,渐进性的创新在中国大有潜力。中国将来的发展是把所有的产业用工匠精神重做,包括所有的细分产业,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工艺、每一个产品都能够做到极致,中国的转型也就基本完成。如果不发生大的事,中国的转型依然值得期待。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表达了三点意见,一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应注重可行性,应根据每个产业升级做具体升级,不同产业升级路径不同;二是产业升级主体方面,真正的产业升级需要企业;三是产业升级在新一轮背景下,不是中国的产业升级问题,而是世界产业升级的问题,我国产业升级需考虑全球布局的问题,虽然难度和阻力更大,但是处理得当会有更大的收益。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提出几个问题,第一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我们需要通过对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准确判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是不能放弃投资。我国劳动生产率依然落后,我们仍然需要投资,需要资源积累,需要技术积累、需要人力资本积累,依靠巨大的资源投入和长期的支持助力创新,转型与升级的背后是用生产率来测定,我们仍需专注于生产率的提高,专注于促进劳动力、资金、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杨浦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李清娟关注产业创新问题,产业创新现在国际化的程度和全球化的程度高,应该按照利用国际资源、利用全球视野、使全球创新资源为企业所用的思路来推进,开展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进行国际合作。浙江杭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章国恩从企业的角度谈工业2025对产业链的影响。认为工业2025更像是企业平台,而非企业单个智能制造,它是纵向连接产业链,行业平台加上产业链平台,加上外围的生态封闭圈,任何一个产业会建成相应独立的生态封闭圈,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封闭圈形成大的国家相影响的大封闭圈。未来的产业定位虽然没有高低端,但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需要重新定位。

最后,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干春晖结合各专家观点做总结发言。他认为:第一,中国经济未来保持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需要结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新常态下总体上中国经济未来如何成功?从过去成功的经验来看,需要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第二,产业的升级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产业是熊彼特式创新的产业,这需要我们抓住技术革命的机会,驱动经济增长;第二类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的产业,对于这样的产业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除了从整机重点转移到关键零部件攻关,还有基础的原材料的研发,逐步进行转型才能升级。第三,中国的不同层次内需尚未被满足,包括最基本的对于产品安全的需求,以及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这些行业的国内市场潜在规模是巨大的。最后,也是今天各位专家的共识,中国经济未来的转型升级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长期来看,提高生产率这才是我们在新常态下未来转型升级最根本的途径。

在稍后的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干春晖向理事会汇报前期工作与未来研究院发展规划。他介绍在上海市教委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完善了日常管理工作制度、承接了大量重大研究课题、同时也展开了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他指出在接下来的建设工作中,研究院将继续做好:聚焦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关注“一带一路”、科创中心建设等产业经济热点问题、积极推进特色研究的开展、加强与政府部门、媒体以及企业的合作、开展国际合作等重要工作。

论坛期间,新华社、解放日报、第一财经等媒体记者就一些热点问题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互动交流,气氛热烈,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称赞与好评。

(供稿:王鑫洁 供图:王鑫洁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