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的老师们

10.09.2014  20:39

  1998年到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读了4年在职研究生,他的指导老师刘美珣透露说,习近平的毕业论文最初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研究》,她觉得题目太大,让习近平重新选题,之后就改成了《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刘老师透露,习近平在和她谈话时不带秘书。

  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北大法律系拥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名师中最著名的当推学贯中西的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2008年出版的《北大之精神》一书,收录了已升任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的一篇散文,题目叫《师风散记》。书中,李克强回忆了他在北大求学时与一些老师交往的片段,比如说,和同学一起到龚祥瑞老师的家中讨论着民主与宪政。很少沾酒的的龚祥瑞会从柜子中取出白酒,学生则出门买来花生米,大家就着烟酒,挑灯夜谈。酒酣人困之际,老师不拘小节,学生便就地留宿。

  现任7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俞正声是最早进入大学的。1963年,18岁的俞正声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俞正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严酷的组织纪律: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长跑,三千米到五千米,完了之后洗冷水澡。与学生相比,老师也一样辛苦,老师每天要比学生更早起床,戴其萼曾是哈军工创办人陈赓大将的通讯科长,参加了哈军工的建校工作。“那么大年纪,天天看着学员们出来跑步,看着学员们去洗冷水澡”。俞正声说,这让他“终身受益匪浅”。

  王岐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曾公开提到或拜访过两位老师,一个是就读西北大学时的校长张伯声,另一个是当时的历史系教授张岂之。在张岂之记忆里,大学时王岐山爱讲话、坦率、幽默,与同学和老师都相处很好。1977年,他卧病期间,已在陕西博物馆工作的王岐山专门去探望。张岂之说,“见面后我问他,你最近读什么书?他说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问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他讲了几点,说可以给我们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