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大国博弈:中东成为风暴眼
导语:
相较于去年,今年大国间博弈力度有增无减。其中,中东局势成为世界大国和地区强国间博弈最为显著的风暴眼之一。
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急剧扩大,国际反恐形势牵动了地缘战略格局调整。俄罗斯在叙利亚展开积极军事行动,特别是在战机遭土耳其击落后,俄与北约国家间关系愈加复杂化,俄美中东战略分歧难以弥合。在反恐形势日益严峻、难民问题压力骤增等影响下,法国、英国、德国等欧盟大国也加大反恐力度并开始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土耳其、沙特等中东重要国家在本地区的军事、外交动作频频,博弈更趋激烈。
长达十多年的伊核问题马拉松式谈判在今年终于达成积极成果,为动荡不已的中东局势平添了一抹令世人欣慰的亮色,同时也给中东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有分析认为,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中东之乱本身又只是美国力量衰退背景下世界格局从单极化向多极化演变中的一个部分。在东方,美日纠结菲律宾等国,不断在南海问题寻衅滋事;在西方,美欧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立在经过连番升级后进入一个僵持状态,但乌克兰危机远未结束,美欧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较量看不到有结束的迹象;在东西方之间的中东地区,“伊斯兰国”的扩张势头虽然在外部力量的打压下暂时得以遏制,但要根除这个毒瘤,以目前的国际合作力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
回首2015,和平与发展,依然是需要各国倍加珍惜与呵护的两大时代主题。谁在真反恐、促和平、谋发展,公道自在人心。
导读
一、美国站在霸权抉择的十字路口?
二、全球反恐进入新阶段 大国在中东迈出战略性步伐
三、俄罗斯与西方:角斗场中心从乌克兰转移至叙利亚
四、伊核协议牵动国际关系 中东格局酝酿新变
一、美国站在霸权抉择的十字路口?
南海问题的三重圈套
美国正主动放弃在欧洲、中东等地区主导地位?
世界格局的演变总是发生在旧势力衰落、新势力崛起的过程之中。在这里,美国显然属于“旧势力”的代表。它的力量依然强大,但与新兴强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优势却在不断削弱,这使得它越来越难以维系其全球霸权。
美国 既想 压制住新生力量中国的上升, 又想 挤压老对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还想 保持其在反恐等重大国际议题以及中东等重要地区的影响力。这是一个“全球霸主”的战略目标,可惜的是,对于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来说,它已经没有了能够同时实现所有这些目标的资源。在华盛顿看来,只有把 有限的力量集中到亚太 ,去解决“南海问题”才是“正事儿”,才能维护住美国的霸权。
这带来的实际后果就是,美国事实上正在主动放弃在欧洲、中东等地区的主导地位——或者说“霸权”。>>>详细
美国坚持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再平衡
近期法国、德国、英国相继宣布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作为盟国,美国加大打击“伊斯兰国”的压力明显加大。张帆认为,美国最有实力打击“伊斯兰国”,但目前美国本土面临的恐怖威胁不似欧洲那么切近,“基于以往教训,美国希望欧洲在反恐上多出力,而不应该总想搭美国的便车”。
美国拒当中东“接盘侠”也说明,中东在美国的战略布局中地位大大下降,即便中东当前局势更趋复杂、恶化,美国仍无意改变现行中东战略,而是坚持把战略重心放在亚太再平衡上。 >>>详细
美国战略误判给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埋下祸根
在美国人的鼻子底下,一个历史观没有改造好的日本,在战后发展了经济,重整了军备,还建起了神社,甚至将战争恶魔的牌位堂而皇之地请入了膜拜殿堂。从修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到拒不承认“慰安妇”的存在,对于日本右翼势力所持的扭曲历史观,美国难辞其咎。
出于维护自身战略利益、摆脱债台高筑的国内财政困境等目的, 美国不惜纵虎归山,为日本发展军力松绑,无非是想让日本充当战略棋子,为其分担账单 。 >>>详细
新安保法将日本带入准战时体制
安保法案包括1个新立法和10个修正法。新立法是《国际和平支援法案》,其实质即“海外派兵永久法”。10个修正法则统一打包为《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根据这一法案,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同时扩大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任务和范围等。
安保法案被称为“战争法案”,因为其实质就是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旨在扩大自卫队海内外军事活动。 >>>详细
美国想“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有点难
奥巴马的中东战略实现了“低成本”,即对中东乱局相对超脱,不派地面部队、不过多投入资源,但其要守住的“底线”却受到全面挑战。
在其亚太“主业”上,奥巴马也面临诸多难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未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中国与邻国的经贸关系发展,美国盟友夹在中美两国之间,不得不“两面下注”,使美国战略推进遭遇困难。 >>>详细
美国内激辩对华政策的背后 欧美对华战略温差为何巨大?
强推“安保法”,安倍野心会止步吗?
1234下一页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