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日军慰安所如何保护警世 委员呼吁建纪念馆
原标题:世界首个日军慰安所如何保护警世政协委员呼吁在“大一沙龙”旧址建主题纪念馆,虹口区已将此地列入内控名录
位于东宝兴路125弄的“大一沙龙”是世界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肖允汪鹏翀
坐落在上海虹口区东宝兴路125弄的三栋小楼,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与申城大多数上了年纪的小楼一样,它成了本地老年人和外来群租者的栖居地。狭窄的楼内堆满了各种杂物和废品,门口的花园架起横七竖八的晾衣杆,不断滴水的衣服和进进出出的人们打着照面,还有那盘根错节的电线……然而,这几栋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楼,却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世界首个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旧址,这里曾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侵华日军慰安所。
近日,有政协委员呼吁让“大一沙龙”这一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获得有效保护及利用。对此,虹口区文化局副局长赵亦农表示,慰安所不同于其他历史文物,它承载着触及民族灵魂最深处的伤痛记忆,该如何保护利用,如何开发开放,还在研究探讨。在没研究出结果前,保留可能就是最好的保护。
目前该建筑已被虹口区历保办列入“内控”名录。
许多虹口人不知该建筑
近日,市政协委员俞亮鑫再次来到东宝兴路125弄,探视“大一沙龙”的现貌。“周一是国际博物馆日,我特地来到这里看看。这里没有任何标志,仍然是普通民宅的模样。”俞亮鑫颇感遗憾地说,“这里是世界首个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侵华日军慰安所,却没有任何标志来记录那些日本人曾犯下过的反人类罪行。”
据俞亮鑫介绍,市文管委等部门在对“大一沙龙”旧址进行专项研究后认为,东宝兴路125弄1号、2号、3号及东宝兴路123弄10号共4幢建筑,是上世纪30年代被侵华日军用作慰安所——“大一沙龙”的所在地。该组建筑难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但考虑到该旧址建筑是侵华日军罪证,是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妄言的证据,因此拟先予以保留。
“你看,居民们的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对文物建筑是有伤害的,还有那棵从日本移栽过来的树种,几年前也枯死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俞亮鑫难掩激动。他说,多年来不断有韩国、加拿大、菲律宾、德国等国的学者和参观者前来寻找遗迹,但是许多出身虹口区的人都不知道“大一沙龙”的名字,不知道有这样一处旧址。
他建议,保存“大一沙龙”旧址并建立中国“慰安妇”主题纪念馆,集中展示全上海和全国的相关历史文物和资料,以警示后人勿忘历史。“目前这一建筑群房屋完好,证据翔实充分,且已被列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报告书,完全有理由申请成为警示性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满是群租痕迹
昨日,记者在东宝兴路125弄看到,并不宽敞的小马路边,矗立着三栋两层楼高的西式砖木结构建筑。从外观上看,并无特别之处。门口装着一道黑色铁门,铁门没锁,任何人可以自由进出。
走进铁门,是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砌起的花坛、圆弧形的石台阶、马赛克地砖,还有一棵斜倚的老树……日式风格清晰可辨。
不过再往里看,就满是群租的痕迹:狭窄的走道里堆满了各种杂物甚至捡来的废品,公用的水池上方布满了盘根错节的电线,花园里装了横七竖八的不锈钢晾衣杆,晾晒着一件件衣服,有的还在不停地滴水。小狗小猫窜进窜出,还有成群结队的苍蝇飞舞。在一楼的楼道内,一间房内堆满了菠萝蜜,另一间房子里堆满了大袋的生姜。
沿着灰暗的走道登上“吱吱”作响的木楼梯,楼内住着多家住户,据说大多是外地租客,白天房门紧闭。楼道内有多个用木板隔出的隔间,不过大多用墙钉钉着,似乎很久没有人进入过。
“楼上好比72家房客”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住在一楼的翁阿姨。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983年三五一六工厂分房子后搬来这里的。据说她现在住的4号房间,曾经是慰安所的更衣室。
“我们这里底楼,以前是个大舞厅,楼上就是慰安房。”问及过去的事,翁阿姨连连摆手称:“我来得晚,也不太知道,你要了解情况,就去问苏智良教授,他把这里研究得不要太清楚哦,还写过书。你要采访的东西,书上都有的。”翁阿姨说,这里隔三岔五就有外国人来参观考察拍照片。
看记者在寻找当年的印记,她指着两只石花瓶说:“就剩下两个花瓶了,还有一扇花窗。”随后想了想说,还有一棵树,据说那是日本人从日本移栽来的,不过现在已经死了。“你问我文物保护?这里楼上住得好比72家房客,每天陌生人进进出出,怎么保护?”
另一位70多岁的陈老伯告诉记者,记得小时候刚搬来的时候,房间里都是榻榻米。还听说这里有住户家中保留着当年的日式拉门和木雕。“原先每家是日式的大窗子,进门右手边还有日式神龛,现在都改掉了。”他感慨上世纪70年代房子大修,连大门方向都变了。原来的墙壁都是青砖,去年年初翻新粉刷后,如今已是崭新的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