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246个 搭上“经济航母”上海企业加快走出去
投资项目246个,实际投资额达54.9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6倍;承接重大工程3019个,累计合同额达217亿美元,年均增长9.4%;贸易额突破5000亿元……这是过去三年上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投资取得的成绩。
在介绍《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汤志平表示,经贸投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把它作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主攻方向。
与沿线国家地区贸易额增逾两成
实际上,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直在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落地生根。上海企业投资建设的印尼青山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园区及入园企业已完成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同时,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在不断拓展。上海已经与19个沿线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上海进出口商会与沿线92家商协会和企业成立了“一带一路”贸易商联盟,为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经贸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今年1月—8月,上海与沿线国家(地区)贸易额达到4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9.3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已达到67.3%。
市场拓展重点向“一带一路”靠拢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据集团副总裁陈干锦介绍,上海电气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布局主要有三种:一是收购境外企业,包括集生产制造、研发于一体的综合装备制造类企业以及设计、研发为主的研发中心、设计团队;二是以获得海外订单为主的海外工程项目;三是在海外投资建设工厂。
以海外工程业务为例,2015年4月,上海电气签署了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一区块2×660MW燃煤电站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约18亿美元,其中EPC合同金额约13亿美元。项目已经获得了巴基斯坦私人电力局颁发的支持函,并计划于2017年完成融资闭口后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正在向“建筑服务商”转型的上海建工集团,近年来把市场拓展的重点主动向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靠拢,成果逐渐显现,沿线市场规模占比逐渐提升。64个沿线国家中,上海建工已在柬埔寨、尼泊尔、蒙古、印尼等11个国家开展业务,已完成的和在建的项目共有23个,包括柬埔寨金边二环公路项目、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和印尼万隆高速公路等。
高科技新能源领域民企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国企在积极布局,高科技新能源领域的民营企业也在大胆走出去。
2015年5月12日,上海奥威科技成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第一批入园的七家企业之一,成功将自主创新的超级电容特色产业融入了丝路经济,并且成为在项目建设期间就获得白俄罗斯政府订单的首家入园企业。
2016年5月8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超级电容研发和生产中心厂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2017年12月底,厂房将正式投入运营。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企业单打独斗走出去的局面,为我们制造了可以远航的经济‘航母’,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借船出海、规避风险了。”上海奥威科技董事长华黎表示,未来几年,奥威科技计划投资1500万美元,在中白工业园建设年产100万只超级电容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可达到按照欧盟标准年产200辆客车及100辆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电源的配套能力及规模。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