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自体肺脏干细胞移植技术入选国家首批8个干细胞临床项目名单

26.04.2017  20:40

          前不久,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局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名单公布,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和附属东方医院任涛教授团队共同主导的“人自体支气管基底层细胞(肺脏干细胞)移植治疗间质性肺病临床研究”通过专家组评审,成为8家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之一,正式从基础研究转入临床治疗研究阶段。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肺病患者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呼吸困难是因为他们的肺越来越纤维化,本是清清爽爽的肺上面有了阴影和‘棉花云磨玻璃影’”,左为说,传统的药物无法让肺器官恢复原状,只能减缓其纤维化的进程。本世纪以来,干细胞研究逐渐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是具有组织再生修复能力的一类特殊细胞,在胚胎或成年人体内均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左为介绍,为了验证肺体干细胞的再植修复能力,我们先将培养出来的肺脏干细胞移植到小鼠受损的肺体上,观察两三周后发现,小鼠的肺变得十分健康,几乎可称为“重生”。接着,左为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的名义被引进我校医学院,继续这项研究。“我们从肺病患者的支气管中无损刷取一些细胞,然后从这些细胞中筛选出干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原本数十个干细胞慢慢变成几千几万直至上亿个了。”左为说,成人体内这些肺脏干细胞其实是胎儿发育阶段遗留下来的产物。只要数量足够、条件适合,这些干细胞可以让成人的肺像胎儿那样重新再发育一次。这些干细胞都是自然进化规律对人类的慷慨馈赠,只是我们此前还没有完全掌握并使用而已。

东方医院呼吸科开展肺脏干细胞移植治疗

          左为与任涛一起,在东方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呼吸科室展开临床试验。“因为是免费,最初的十多位肺病患者很快征集到”,左为说,我们从患者支气管刷取出一些粘液,从中筛选出几十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了千万倍之后,这些干细胞被移植到肺部的病灶部位。经过3-6个月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干细胞逐渐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气管结构,完成了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替代。由于新生出大量健康的肺泡,超过70%的患者在治疗后呈现肺部换气能力显著上升,有的患者换气能力甚至完全恢复。
          任涛对肺脏干细胞的临床广泛应用前景更是信心满满:“目前我国各种肺部疾病正处于高发状态。肺部组织一旦被破坏发生纤维化,病情往往持续进展且无法逆转,除了全肺移植之外,肺脏干细胞移植是患者最后的希望所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很大。同时,我们也呼吁把健康人群和疾病早期患者的肺脏干细胞存储提上日程。
          据悉,本世纪以来,干细胞研究逐渐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据不完全估计,仅我国目前就有上千个团队在开展干细胞相关基础和临床前研究。左为的肺脏干细胞项目在科学性和创新性方面得到了卫计委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大家认为自体肺脏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成功是人类再生医学历史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人体自身内脏器官的再生正逐步从实验室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左为说,进入首批临床名单,团队将以此为契机展开肝、肾及子宫的自体干细胞移植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寻找更多开展更大病例样本数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向药监局报批生产细胞制品。他解释,自体干细胞制品都是一人一品,自给自足。去年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对外发布了关于《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根据征求意见稿,细胞制品未来将按药品评审原则进行处理。这为我们的干细胞产品化扫清了道路,为临床治疗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