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做个像张涤生院士一样的好医生[图]
“追求卓越,并非要不顾实际,设立高不可攀的目标,而是如林肯所言‘尽我所知、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并决心一直这样做下去’。”
“择业最难得的是‘不悔’。一旦你真正做到这一点,以后的路自然会越走越顺畅。最怕的是瞻前顾后,进退失据,枉自蹉跎岁月,最终一事无成。”
被誉为我国“整复外科之父”的张涤生院士“桃李满天下”,他对年轻医生是既百般爱护又严格培养。
2015年8月27日上午,怀着沉痛心情走出张涤生遗体告别大厅的一位青年医生噙着眼泪说:“大厅屏幕滚动播放的这两句‘张涤生语录’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我将终生铭记,也做个像张涤生院士一样的好医生。”
“因抗战有功,得以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整形外科”
2015年8月19日,我国整复外科奠基人张涤生院士走完了百岁人生,驾鹤西去。8月27日上午,张涤生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1946年,张涤生因抗战有功,得以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整形外科……”告别大厅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所作的“张涤生生平介绍”,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
1936年夏天,还在读高中的张涤生就组织了无锡旅外学生暑期服务团,成立了一个120多人的战时救护队。1937年8月,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后,张涤生组建的救护队派上了用场。但是日军突破了防线,救护队的年轻人不得不作出抉择,他们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撤退到武汉。张涤生则跟随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医学院来到四川成都华西坝。
1941年7月,张涤生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历尽艰险来到位于贵阳图云关的中国战时最大的医疗救护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他被分配到第18小队,协助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张先林教授完成了不少整形外科手术。在张先林教授的指导下,张涤生掌握了植皮和皮管技术,完成了不同类型的修复手术。
1944年夏,我国作为同盟国参与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战斗中,组建了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张涤生成为远征军中唯一的中国战伤外科医生。张涤生院士生前曾这样回忆:“我白天与战士一样行军,晚上在吊床上过夜。手术队离前线非常近,日军炮弹常常在我们做手术的帐篷上空飞过,耳边日夜可以听到响亮的机枪声和轰鸣的炮声,那时我心中唯有尽快抢救伤员。”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张涤生脱下军装,正准备返回家乡时,却意外收到了一份喜讯——经张先林教授推荐,张涤生被选中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修。
在美进修期间,张涤生的导师是美国著名的整形外科专家艾伟(Robert H. Ivy)教授。艾伟对张涤生这位中国学生特别赏识和信任,让他成为自己的第一助手,甚至有些本该由他本人主刀完成的大手术也都放心地交由张涤生来完成。
“81岁高龄时还创新性地完成第一例胸骨缺损移植修复手术”
告别大厅屏幕上滚动着张涤生院士自1941年7月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直至他逝世的74年医学生涯的一幅幅图片和简要文字,令人感佩。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张涤生推迟婚期,参加了上海市抗美援朝第一医疗手术大队,担任副大队长,并在长春军医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1958年5月,他任广慈医院颌面矫形外科主任,抢救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上海第三钢铁厂工人邱财康,并带领医生设计了翻身床;上世纪6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科学实验,吻合小血管游离皮瓣,并逐步应用于整复外科临床患者,同时还独创烘绑疗法,研制了治疗淋巴水肿患者的电热式烘箱和微波烘疗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创造性地完成了“足趾连同足背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游离大网膜移植修复头皮缺损”、“空肠游离和带蒂移植再造食管”、“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等医学成果。
到了1996年4月,已81岁高龄的张涤生还创新性地完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胸骨缺损移植修复手术,震撼了世界。参加告别仪式的原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整复外科副主任钱云良教授是张涤生院士的学生,他作为主刀医生回忆了这次手术:“当年张涤生教授从报刊上获悉湖北9岁小女孩吴青患先天性胸骨缺损畸形并伴上腹壁疝,认为‘我们整形外科医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小病人造福’。对于这一国内首例、世界罕见的病例,张涤生教授率领我们先后组织了3次全院大会诊,并制订了两套手术方案。手术那天,因颈椎病还戴着颈托的张涤生教授亲临手术室指挥。”
“手术其实是一种胸廓重建术。在分离腹直肌和肋软骨板后,将取自病人右臀部髂骨分成的两片薄片,覆盖在心脏两边的肋软骨上,并用细钢丝固定牢,这道屏障确保心脏的安全。然后,张涤生教授又指导在小女孩右侧胸做了皮瓣转换手术。整个手术历时6小时20分钟。”钱云良教授最后十分悲痛地说,“张涤生教授走了,这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整复外科界的重大损失。”
“恩师的敬业精神和高超水平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学界精英”
“如果你手下有年轻医生,请谅解他们暂时的笨拙,因为在变成‘白天鹅’之前,他们只能是‘丑小鸭’,所以格外需要你的教导。如果你成为研究生导师,请扪心自问,你是‘boss’还是‘mentor’,你会将他们导向何方?如果你成为监管医疗行业的官员,请不要脱下了白大褂就把昔日同行的种种苦处抛诸脑后。”这是告别大厅屏幕滚动播放的又一句发人深省的“张涤生语录”。
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的张涤生从一名小医生做起,历经整复外科主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直至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年轻医生是既百般爱护又严格培养。
主持张涤生遗体告别仪式的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范先群教授是张涤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知名眼眶外科专家的他至今难忘老师当年决定录取他时说的一番话:“你要做我的学生,专注于眼眶病与整形修复这个交叉学科,就一定要立足于治病救人,攻克疑难杂症疾病,解除病人之痛苦,千万不要沉迷于美容,割双眼皮。整形美容赚钱多,但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追求的。”
范先群教授介绍说,眼眶病与整形修复这个交叉学科对车祸等事故中的眼眶重建与修复、眼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意义重大。现在,上海九院眼眶外科诊治水平已位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
张涤生院士的学生、上海华山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穆雄铮教授这样回忆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第一次召见我时,老师对我说‘整形外科是医学和艺术的结合,需要不断创新’。在随后的培养中,他不仅给我们制订了去10个科室轮转3年的计划,还请来上海美术学院的老师,教我们素描和雕塑的基本知识。”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主编高景恒教授说:“恩师辞世的消息传来,我万分悲痛!我眼前总是浮现出恩师生前的音容笑貌,无限的思慕凝聚心头。上世纪70年代,我有幸在张涤生院士门下学习,得到了恩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和悉心不吝的指导,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整复美容外科领域研究和工作的信念。”高景恒教授犹记得,1990年,他和杨果凡教授共同创办了《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当时填补了国内此类杂志的空白。在杂志的创刊及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张涤生院士作为这本杂志的终身名誉主编,一直关心、支持、鼓励和指导杂志的工作。
上海《大众医学》一位资深编辑说:“张涤生院士还是中国医学科普的带头人,一生为读者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张涤生院士在90岁高龄时还亲自为《大众医学》创作了题为《真中求美 美不离真》的科普文章。“当一名好的美容外科医生,杜绝差错和事故,除了要有扎实的整形外科基础,还必须有美的修养、艺术的熏陶、人文的涵养、医德的锤炼。”10年过去了,张涤生院士在这篇科普文章中充满哲理且通俗易懂的话语,仍给予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心灵上的指引。
来源:《健康报》 2015.09.18 第5版 人文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