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买卖产业链:盗卖机主信息每名600元

26.09.2014  10:29

  打过一次“大智慧”的电话,无数炒股推销骚扰来电接踵而至;咨询过黄金期货,各种贵金属交易的现场推介争相邀你参加……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流到推销商手上的呢?日前,静安区检察院办理了4件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揭开了一条信息买卖的黑产业链。

   获取个人电话信息百万条

  呼入电话、呼出电话、通话时间,这些保存在手机及通信运营商后台的信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多大价值。但在陈峰、李易这样的“信息贩子”眼里,却十分有价值。

  陈峰是一名80后,2009年开设了一家科技公司,专门从事电信宽带、固话、手机套餐代理业务,是电信公司的代理商之一。陈峰的QQ备注名标注为“中国上海电信工作人员”。据他交代,使用这个备注名后,陆续有人联系他希望能获取电话通话记录及固话、手机号码的信息,并愿意为此支付报酬。

  2013年年底至2014年4月间,陈峰非法查询并下载公民电话信息150余万条,多次以每条信息6角至5分的价格贩卖,非法获利8万余元。

   购买方多为寻找客户的金融企业

  下家为何需要这些通话记录?陈峰交代,买家一般都是从事股票、现货白银、贵金属等金融服务的公司。他们希望根据通话记录,寻找到潜在客户群。

  周强就是陈峰的客户之一。他从事财经服务,需要有贵金属投资意向的潜在客户的电话号码。周强拿到信息后,就会将电话号码导入外呼系统,让业务员开发客户。据周强公司的员工反映,2014年初周强大概提供10多万条信息,可以使公司每月新增200万元入金量,对业绩有明显提升作用。

   二道贩子加价出售牟利

  2013年9月,陈峰与电信公司结束代理关系。由于还要继续提供2年售后服务,所以他经常到电信工作站处理客户投诉。为了继续查询和下载主叫号码、通话时间等信息,陈峰甚至花钱买到了电信员工的用户名和密码。

  陈峰的客户不仅有推销商,还有二道“信息贩子”。2013年底,陈峰以每个手机机主信息600元出售给李易。李易则转手加价出售,非法牟利3万余元。

  检察官建议,要有效防止个人电话信息被泄露,应加强对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力度。同时,督促网络服务机构及时删除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的广告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