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丨藏西秘境阿里之行:“五色”的记忆

18.05.2018  20:54

  身体需要休息,回忆需要沉淀。所以,在离开西藏阿里两天之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才从缺氧到醉氧的过渡中缓过来。

  5月初,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报道组赴阿里地区进行采访。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 图(除署名外)5月初,澎湃新闻记者跟随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报道组(以下简称“报道组”)来到阿里地区,先后深入普兰县、噶尔县牧区一线,围绕脱贫攻坚、守边固土、生态环保等内容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阿里是有颜色的”,就像飘荡在神山冈仁波齐山脚下的五色经幡一样。

  

  初到阿里地区,扑面而来的是不同层次的黄。由于高原地质条件特殊,很少能看见长得高高大大的绿色植被,即便是灌木,也不常见,偶尔看到几株,也是矮矮地贴着沙土。

  黄色的土地、各色的沙石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再加上5月8日刚到阿里时,起了大风,报道组目之所及,少了些生机,多了些苍凉感。

  报道组一行近20人,一半是从内地过来的记者。车子刚驶出阿里昆莎机场不久,就听到车内此起彼伏的相机咔擦声。

  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大概没有人会不好奇。而来到这里,没有人会不感叹。

  同行一位媒体编辑说,他把在阿里地区见到的景、人和事发到微信朋友圈后,引来疯狂点赞,“是我用朋友圈以来,点赞和评论数最多的一次”。

  某种意义上说,黄色是枯燥的、颇具沧桑感的颜色。长期生活于此的人,脸色都是黄里透着黝黑。但也恰恰是这样一种底色,让其他色彩显得更为鲜明。

  

  5月8日,报道组刚抵达阿里地区普兰县不久,就邂逅了一场鹅毛大雪,这让远处的雪山看上去变得更白了。在内地很多城市,五月已经入了夏,普兰县却还冷得让穿着羽绒服的人直打哆嗦。

  五年前,2013年7月,从陕北来的援藏干部高宝军赴任普兰县委书记。他在去年9月出版的新书《藏西笔记》里专门写到了“普兰的雪”。

  文章开头写道:“普兰的雪大得出奇,多得离谱,美丽得难以描述。说这里雪大,是因为它来势猛,密度大,持续时间长。刚刚还是晴晴的天,平平的云,一股微风吹过,那云便由轻变重,由薄变厚,由淡变浓,雪紧跟着就来了。这雪也一样,由缓变疾,由粒变絮,由小变大,不知不觉中就铺天盖地地笼罩了大地。下得一上劲,那情境就和内地的雪不一样了。

  报道组那天经历的雪大抵也是如此。以至于报道组当天下午在普兰县科迦村的采访就是在飘飘洒洒的雪中完成的。

  普兰县位于西藏的西南部,阿里地区的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南部与尼泊尔和印度相邻,是全国12个三国交界县之一。

  到了西藏,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要提一下的,那就是海拔高度,因为对长期生活在内地的人来说,一下子到高海拔地区,身体和感知都变得更加敏感。

  普兰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其中县城所在地海拔3936米。吃午饭的时候,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已经有两名同行男记者嘴唇发紫,脸色也白得厉害。工作没完成,身体再不舒服,也挺住。报道组一行几乎没有做太多休整就赶往科迦村。

  “岗沙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为转山游客提供牦牛和马匹,帮助他们驮运背囊和行李。除了普兰的雪,难忘的还有白云之下的神山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也和白色的雪有关,它还被称为“雪灵山”、“大雪神山”。

  报道组是5月10日下午赶到神山脚下的塔尔钦小城的。那里的海拔高度已接近5000米,呼吸变得不平稳起来,几名记者已经要靠不停地吸氧才能坚持扛起设备拍摄了。

  据当地人介绍,至少有4种宗教把冈仁波齐视为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来这里转山。藏历马年时,来这里朝圣的人更多。

  转山无论是走外线,还是内线,都是一段不算近的距离,外线距离53公里,内线也超过40公里。这为一支特殊的队伍提供了吃“旅游饭”的机会。

  神山脚下的普兰县巴嘎乡岗沙村的村民抓住了商机,靠山吃山。他们以冈仁波齐的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岗沙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摘下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冈仁波齐山脚下的普兰县巴嘎乡岗沙村的村民靠山吃山,通过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岗沙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摘下了贫困帽。报道组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岗沙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70万元,覆盖农牧民群众304户1069人,有牦牛2138头,马1069匹。

  为了拍摄这支牦牛运输队,报道组里的8个记者强忍着高反的不适,决定夜宿在海拔4700米的塔尔钦小城。一位伙伴在晚饭时跟报道组的其他同行介绍说,这里的星空很美,一定要看一看,他还打算拍星轨。

  然而到了晚上,哪里还有什么心情欣赏星空,几个人头疼得厉害,难以入睡,每隔一会就醒来吸几口氧,只盼着天快快亮起来。

  

  在离开阿里的前夜,澎湃新闻记者请报道组其他小伙伴写一段阿里之行的感受。央视网的90后姑娘惠仙以秒回的速度发过来一句话,只有短短9个字——天很蓝,路很长,地很广。相信这只是惠仙对阿里最直观的感受,更深层的记忆和感情都在她的镜头里了。

  “天很蓝”也是澎湃新闻记者对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第一印象。也因为天蓝,让时常奔波赶路数个小时的报道组感到不那么枯燥和难以忍受。

  湖水湛蓝的玛旁雍措湿地生态地位重要,自去年升格成“国字号”后,保护也随之升级。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圣湖玛旁雍措和“鬼湖”拉昂错也蓝得更为晶莹剔透,像两颗蓝宝石镶嵌在苍茫大地上。阳光照下来,湖面闪着光,不能看得太细,会刺到眼。

  玛旁雍措位于青藏高原西南的远离海洋、缺少森林的高寒干旱区,是地球上高海拔地区淡水储量最大的高寒内流湖泊,也因孕育了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而被称为“世界江河之母”。

  不过,如果你只看到玛旁雍措的美和神秘,说明还不够了解它。它还是一处国际重要湿地,是高原生物的基因库,400余种生物栖息或生长于此,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

  2017年7月,玛旁雍措湿地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玛旁雍措和拉昂措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存于其中的水生、陆栖生物。

  这么重要的湿地,对它的保护也成为当时农牧民的一件心头大事。出生于1988年的白玛旺杰是一名玛旁雍措湿地的专职管护员,春夏秋三个季节里,他会和其他管护员一起每天到湖边巡逻,认真做好记录。

  除了专职管护员,还有不少当地村民也自觉地守护着圣湖。他们主动不售烟草,捡拾湖边垃圾,植树造林,保护动物,只为了让圣湖变得更蓝更耀眼,让来到圣湖的人留下更为美好的印象。

   绿

  5月11日,阿里行程过半的时候,报道组从普兰县来到了噶尔县。噶尔县是阿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物流中心,位于西藏的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噶尔河谷地带,西北部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仅0.2℃,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4.6℃。年降水量53毫米。每年除了七八月,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果澎湃新闻记者告诉你,这里的主题色是绿色的话,你会不会大吃一惊?

  噶尔的“绿”,是不在预期之内的,以至于当澎湃新闻记者数次走进农业生态产业园时,内心竟一次次涌起满满的感动。

  报道组从当地领导干部和部分农牧民处了解到,长期以来,阿里群众吃的瓜果蔬菜都要靠菜贩子从新疆、拉萨等地长途贩运,高昂的运费使得蔬菜价格比拉萨的价格高出一倍还多,而且没有很多新鲜的绿叶菜,主要是以土豆、萝卜和白菜为主的传统“老三样”,吃菜难,买菜贵的问题非常突出。

  改变始于2013年。

  那年7月,陕西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高宝军到阿里地区普兰县就任县委书记。经过一番详细考察调研后,高宝军认为普兰县具备发展棚栽业的条件,于是提出要把普兰建成阿里农牧业示范基地的思路。

  自2014年开始,阿里结束了高海拔地区种不成蔬果的历史,多个产业园里一片绿意盎然。说干就干。2014年春季,普兰县建成了日光温室大棚和拱棚140多座,在棚内成功试种了50多种瓜果蔬菜,结束了高原种不成蔬菜的历史。

  此后,“普兰经验”被复制推广到阿里地区其他县乡。于是,才有了报道组在噶尔看到的勃勃生机。其实如果是盛夏时节到阿里地区,看到的噶尔会比现在更加绿意盎然。

  陕西第七批援藏干部、噶尔县委书记高宝军在查看噶尔县城区刚栽种的绿植花卉。去年开始,噶尔掀起一场“绿色革命”。农牧民在噶尔县昆莎乡高效牧草示范园里劳作的场景美如一幅油画,紫花苜蓿的幼苗在风中的坚韧让人难忘;噶尔县生态产业园区里长势良好的绿色蔬菜和温室大棚中结出的瓜果,给人以无尽的希望;还有苍山雪顶之下、城区道路两旁的一排排绿植树苗,也让澎湃新闻记者不时产生“真的身在茫茫戈壁吗”的恍惚。

  报道组在采访中了解到,噶尔县生态产业园总面积730亩,集花卉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于一体,全部配套设施于2017年7月建成。产业园区实行“公司 合作社 农牧民”的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合作社为组织单位,农牧民提供劳力并参与分红。

  园区为当地不少贫困户提供了就业的计划,让他们拥有了一技之长,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25岁的加央就在这一产业园区里工作,已经两年之久。她告诉报道组,她已经基本掌握了栽种西瓜的技术要领,“每天工作可以拿到200元的工资”,加央笑着说,这让之前没有工作和收入的她感到非常满足。

  阿里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群众用踏踏实实的实践,换得如今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设施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在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阿里的一片“绿”让人看到了改革创新的力量。

  

  藏西先锋,红色阿里。

  阿里地区几乎所有的碉房上都挂着五星红旗,到处都是“四讲四爱”的宣传板。 中国经济网记者 董家朋 图在报道组阿里此行中,红色其实是相伴我们一路的。每一次不经意地抬头,都能看到家家户户的碉房上飘荡的五星红旗。

  多个村子还在强化党建引领。更有不少党员,让报道组见识到他们的赤子之心。

  普兰县科迦村里有一位老人,年逾七旬,却仍时刻心系群众,在担任科迦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为百姓排忧解难,共同建造出美好家园。

  普兰县科迦村年逾古稀的老党员尼玛多多在进行“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宣讲。他叫尼玛多多。5月8日下午,雪花簌簌地下。报道组在科迦村见到尼玛多多时,他正在忙着给村民们进行宣讲。宣讲的主题是“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报道组了解到,自2017年科迦村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已经退休的尼玛多多积极参与到宣教工作中,继续发挥余热,向科迦村广大村民宣讲“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进一步动员群众做好守边固边工作。

  尼玛多多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前有些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住的环境也不好,有的一家近十口人还要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

  十八大以来,科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至村、村至组、组与户之间都通了柏油路;科迦村幼儿园也修建起来。尼玛多多老人还与科迦村妇女主任多吉桑姆一起,带领村“两委”班子修路建渠,组建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科迦村还通了自来水系统,是普兰县最先解决吃水难问题的村子之一。

  距离普兰县人民政府3公里远的赤德村也把“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去年赤德村开始实行“周二集中办公制”,零距离服务群众。

  普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克礼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一制度切实帮助赤德村村民解决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赤德村“两委”班子的理论素质和文化水平。

  这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党建工作取得的进步,也是整个普兰县基层党建工作的直观折射。

  还有一些与红色有关的记忆,比如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戍边老党员嘎玛次仁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嘎玛次仁就响应阿里地区党委守边固土的号召,到中印边境一线典角村定居生活。

  在近三十年的守边固土中,嘎玛次仁多次受伤,一双眼两次遭遇雪盲,至今看东西都是模糊的。

  但老人说,他没有后悔,他在边境一线生活多年,见证了祖国边防建设的历史,也见证了祖国一天天变得更加强大,他感到由衷的开心。

  虽然报道组在阿里的行程不足十天,却见到了很多有经历的人,听闻了很多令人感到欣慰的变化,也留下了很多色彩斑斓的记忆,能写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

  5月15日,报道组一行人戴着洁白的哈达,离开了阿里。山高路远,祝福绵长。天上阿里,扎西德勒!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 责任编辑:姚卫斌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航拍科迦村 雪后美景如诗如画
  央视网消息:普兰县科迦村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News.Online.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