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无化”崇明大米对标国际一流的底气何在?
【核心提示】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李强来到崇明,提出了“不用化肥而用有机肥”的农业发展新方向。一个多月后,崇明主动对标“世界标准”,在全区划定5家约1万亩生产基地,正式启动不施化肥、不使用化学农药“两无化”大米战略合作,这份底气和自信源自天时、地利、人和。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李强来到崇明,提出了“不用化肥而用有机肥”的农业发展新方向。在4月份召开的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李强又饱含深情地提出殷殷期望:“总觉得崇明的农产品首先要在全市叫得响。崇明空气好,土地又肥沃,崇明的农产品怎样成为一个中高端的农产品,成为上海的‘抢手货’,这篇文章要很好地做。”
一个多月后,崇明主动对标“世界标准”,在全区划定5家约1万亩生产基地,正式启动不施化肥、不使用化学农药“两无化”大米战略合作。“两无化”大米标准极为严苛,生产成本高昂且存有减产风险,即便困难重重,前路未知,崇明仍敢于率先创新、突破自我。笔者认为,这份底气和自信源自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兼顾口感与质感。今年是“农业质量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水稻正迈入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时期,从高产型向优质型转变。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更是早过了单纯追求稻米产量的年代,而转为倾向于品质,尤其是口感。今年崇明试种的1万多亩“两无化”稻米,在品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江南人的“食味”:香糯的“沪早香软1号”和“南粳46”正因为口感佳,所以屡次在国内外粳米评比中获奖,成为“两无化”大米的首选。
地利——好米长在好地方。“环境就是民生”,崇明农业的发展,建立在“水土林气”的资源禀赋之上,“绿色”是始终不变的底色,“生态”则是最根本的标准。生产“两无化”大米,土壤是关键因素。多年的“绿肥计划”使得崇明水稻田的土壤质量大幅改善:冬季不种麦改种绿肥,土地得以休养生息,病虫害也得到控制,没有麦子,害虫便断了“粮”。
人和——科技支撑来保障。优质大米生产的背后,是科技的强大助力。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太阳能杀虫灯、人工拔草;采取“稻虾”、“稻鳖”种养结合,形成自然生态循环模式……崇明水稻生产主体多年的摸索积累,为“两无化”大米种植提供了实践范本。接下来,一支由16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大米专家团,将精准对接种植基地,从技术指导到环境监测,从分类培训到品质鉴定,为优质大米生产的全过程“保驾护航”。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覆盖、绿色投入品管控不断加强,高于国家标准的绿色农药目录清单一一落地,一批绿色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崇明先行先试,为“两无化”生产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售谷”到“售米”,从品牌整合到品质提升,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浪潮中,秉承自然农法种植的“两无化”大米有底气也有信心“闯出一条新路”:不仅以品质见长,更愿将健康的食用理念广为传播,率先成为市领导所期望的“叫得响的抢手货”。
记者 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