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绿舟将建公共安全实训基地 预计2017年开放
图片说明:师生在东方绿舟演练避险自救,今后演练科目更多、更强调真实灾害环境的再现。/晨报记者何雯亚
■实训基地每年可满足22万人次的实训需求
■实训基地规划有模拟体验、多媒体实训、基本技能、综合演练等4个模块13个馆
东方网1月23日消息:国内乃至国际上首个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将于今年年底在东方绿舟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17年对外开放。该实训基地主要面向本市青少年学生,同时向市民开放,通过模拟体验、实训、演练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掌握“识险、避险、自救、互救”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上海是座特大型城市,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尤其显得重要。市教委昨天通报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情况时表示,该基地旨在提高青少年安全规范和救护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的应对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实训基地选址在东方绿舟内,每年可满足22万人次的实训需求。实训基地规划有模拟体验、多媒体实训、基本技能、综合演练等4个模块13个馆,可分区、分类、分级开展公共安全项目的实训和演练。
其中,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包括地震灾害、气象灾害、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日常生活安全、防空安全、紧急救护、人流疏散等8个方面的基训内容。
据介绍,实训强调真实灾害环境的再现或模拟。以地铁换乘站大客流预防拥挤踩踏的实训为例,实训基地计划在地下空间部分铺设铁轨,设置逼真的地铁换乘车站,团体受训者可以在这里模拟不同人流量下的防拥挤踩踏、疏散、安全救护等公共安全技能。
[新闻释疑]
实训基地如何实训?
强调真实灾害环境再现
在“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刚刚公布不久,市教委披露本市将建国内首个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建设这个基地有什么必要?如何进行公共安全实训?昨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为何要建实训基地?
现有场馆主要以陈列为主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共安全实训基地与目前的一些专业场馆相比,有两个最大特点,一是综合,二是实训。
以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的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为例,该模块涵盖了地震灾害、气象灾害、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日常生活安全、防空安全、紧急救护、人流疏散等8个方面的实训内容。这是目前任何一个单一场馆都不具备的。
另外,目前的一些可供公共安全教育的现有场馆,主要以展示陈列的方式,开放参观,而演练、实训的功能十分有限。规划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突出“实训”,旨在以“真学、真练、真懂、真会”为目标,帮助受训者公共安全技能的获得,每项实训内容都将由专业化团队负责维护,保证学生通过有效训练,最大限度掌握识险、避险、逃生和自救的基本要领,“形成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肌肉记忆”。
实训如何开展?
分区分类分级开展演练
据介绍,公共安全实训基地通过模拟体验、多媒体实训、基本技能、综合演练等4个模块13个馆,可以分区、分类、分级开展公共安全项目的实训和演练。
实训强调真实灾害环境的再现或模拟。比如综合演练实训模块是组织受训团队集体参加的大型公共安全事件逃生演练。既有对个人基本避险和逃生要领的检验,又要进行互救训练并培养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团队精神。
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真实情景再现不太可能,实训基地会通过4D影院、自动化仿真设备等手段,让受训者进行模拟体验,并进行相关技能的演练和训练。
为何2017年才开放?
涉及多部门,准备时间长
2011年6月3日,经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在东方绿舟建设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
为何该项目迟迟没有动工,要等到2017年才能正式对外开放?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前期调研考察,发现国内乃至国际上还没有类似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因此,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和国际上综合性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方面的空白。
“前期的准备过程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据介绍,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建立了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市科委、市财政局、市民防办、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消防局等21个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下设项目办公室和专家组。自项目立项以来,各委办局群策群力,会同公共安全专家、建筑设计专家和展示设计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设计和展陈设计方案。
就在本月15日,市政府有关领导召开市政府专题会,研究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