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观察】东华“黔行者”为贫困留守儿童“圆梦”
兑现承诺,圆留守儿童一个梦想
“我的心愿是拥有一辆自行车,这样我每天下课后就可以尽早赶回家给弟妹们做饭,自己也能多些时间来学习”,这是16岁少女小田(化名)的心愿。小田的家在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由于父母长年在贵阳打工,身为大姐的她已是6个弟妹眼中的“大家长”。马上要升入高中的小田一边照顾弟妹的生活起居,一边还要挤出时间完成学业。得知小田的情况后,我校慈善爱心屋(松江校区)暑期实践队的同学们第二天就凑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送到小田家。小田激动地对大哥哥大姐姐说:“真像做梦一样,谢谢你们!”
今年学校及各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共组织27支暑期实践团队奔赴贵州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毕节、安顺等6个地级市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深入村寨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活动。实践队每到一地,都会与留守儿童亲切交流,细心记录下孩子们的心愿,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我们的帮助有限,但都是一份心意。我们利用社会实践寻梦,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圆梦,同样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也不断激励我们追逐更大的梦想,这可能是我们社会实践的最大收获”,慈善爱心屋(松江校区)暑期实践队队长郭一凡说。
亲情传送,搭建两城一家“心愿桥”
从贵州毕节到上海松江打工十余年的彭元宏夫妇,家里四个孩子,最小的儿子5岁,最大的女儿13岁,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与父母团聚。与彭元宏家类似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不在少数。
“每次一提起爸爸妈妈,很多孩子都会沉默地低下头,这是最让我们痛心的事。”陈莉莉是图书馆(松江校区)爱书小蜜蜂暑期实践队的队长,这次他们团队精心开展的“亲情千里大传送”活动搭起了在沪务工父母与贵州留守儿童的情感桥梁。他们把事先录好的父母视频带给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又把孩子们的视频带给在城市奔波的父母。镜头记录下了父母对孩子千言万语的牵挂,也记录下了孩子们的童真和超越常人的懂事。“很多父母都感动地留下了泪水,临别时一直拉着我们的手说谢谢,我觉得我们既达成了孩子们的心愿,也完成了父母们的心愿,原来跋山涉水的那点苦和累都值了。”
爱心接力,童真梦想汇聚东华力量
在整个阳光公益服务队的实践中,像郭一凡他们这样帮助留守儿童圆梦的事例还有很多,但服务队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让梦想真正照亮留守儿童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贵州期间,我校学子的实践活动被《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当地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些爱心人士主动联系表示愿意继续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行动。
回到学校后,实践队员们又在学生处的支持与组织下,把收集到的一个个“小小心愿”制作成一张张精美的“心愿卡”,面向全校发起“小小心愿,等你来圆”特别行动,号召更多师生加入帮孩子圆梦的队伍。
活动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师生的热烈响应,两天时间内,67张心愿卡被认领一空。一些没能领到心愿卡的同学“失望”之余,还主动给工作人员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能参加明年的贵州寻梦之旅。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老师说,我们认领的可能只是孩子的一个小心愿,但对于孩子和他的家庭而言,或许就能帮助他们离梦想更近一步。一位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对记者说:“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宽裕,但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却从未停止。我们既是自己的追梦人,也是别人的圆梦者,我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据特别行动负责人、学生处副处长严军介绍,我校阳光公益服务队自2009年以来,共组织14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慈善文化传播、公益志愿服务及朋辈关怀教育等暑期实践活动,147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增进了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和慈善公益的认知。“这些实践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更坚定了大家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实现青春梦、成才梦、求学梦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