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学娣:打球就是要拼,无论干什么事,都是这样
2018年,丛学娣执教中国女篮青年队第三次蝉联亚洲锦标赛冠军。
像旋风滚过了球场如猛虎扑到了篮下
当代的穆桂英披靡所向
一手托起心中的太阳
投呀,投入的不是一个球
而是一腔爱国的情怀
——解放日报原总编辑丁锡满1993年为丛学娣30岁生日而作
去采访前,看过关于她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大意是她平常在队里时,大家并不特别有感觉,可一旦有天她离开了,就发现:她的存在是如此重要。
八十年代的“粉丝追星记”
36年前,市三女中一位女生从电视转播中注意到了上海女篮后卫丛学娣,“身材矮小,技艺不得了”。从此暗下决心,“只要她能进国家队,我就要考上大学”。那年底,丛学娣果然进了国家队。次年夏,女生也“如约”考进上师大。
第三年,她从报上看到丛学娣入党了,便又想,“我也要入党”。积极进步,很快如愿。
这是那个年代的“粉丝追星记”。大学四年,她几乎看遍“姐姐”每一场比赛,每次看完都去信点评。丛学娣至今记得“信厚厚一沓,很能写,也很有思想”。而那些年“每次收到姐姐从国家队寄给我的信,一定是我们寝室最开心的一件大事”。再后来,这位女生还常在逢年过节,“姐姐”远在国家队紧张训练之时,去探望住得并不近的丛学娣父母,最终和全家人都成为了好朋友。
这位女生,就是原上航党工部长、刚刚出任东航综管部副总经理的宋军。人与人之间的缘,有时挺巧,草蛇灰线。去年因采写吴尔愉,记者认识了工作投入、人淡如菊的她,从不知像她这样的人,也会“粉丝追星”。那天偶见,她在11月4日丛学娣率队夺冠后,发了一长段吐露心声的微信朋友圈:“早在中学时代,她就是我的偶像,不到1.66米身高,硬是在高耸林立的世界女篮天地中拼得一席之地。她出色的核心后卫控球技术和令球迷啧啧称赞的精准三分球助中国女篮在1984年荣获23届洛杉矶奥运会季军。如今作为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她再次登上职业生涯的高峰。只是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她超人的付出,甚至错失见到妈妈最后一面,成为永远的痛。这一时代球星的收入远远无法与现在相比。但人总是要有点精神,有些东西的追求和获得,是金钱无法衡量。继续崇拜你——我的偶像丛学娣。”
气定神闲如宋军,正会有这般偶像,低调而内在精彩,拼搏而热爱终身。相同的人会一再重逢。有一种能量会在同向的人之间,流转共生,深刻影响,激励前行。
哪怕其实,丛学娣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一次危机。
“我希望我们的队员,都能像中国队的12号那样!”
挑战每日如新。虽然,她曾达到那般传奇的人生巅峰高度。
和中国女排、中国女足一样,中国女篮,也曾在改革开放的奋起岁月中,以辉煌、以激励,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成为经典的集体记忆。
1984年,中国女篮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下世界第三。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篮更勇夺银牌。
这也是中国女篮至今最好的两次成绩。
这两次,丛学娣都功不可没。
洛杉矶奥运会,身为新人、个子最矮的她,被评为全球预选赛的“最佳后卫”。
正式赛第一场,中国女篮在奥运史首次正式亮相,开局就4比12大幅落后。关键时刻,主帅点兵,丛学娣从替补席起身上场,穿插组织,一路猛追至20平。此后长期胶着,最后关键时刻,她再次站了出来,助全队稳住局势,终以胜出3分赢下“开门红”。从此,丛学娣晋升首发,肩负组织进攻重任,个人又是稳定得分点,成为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力克古巴队那场,看台上,卡斯特罗对身旁官员说:“我希望我们的队员,都能像中国队的12号那样!”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中国“三大球”滑坡严重,女篮落到1982年以来最差名次。国家队一声召唤,已经退役、29岁、新婚不满一年、踝骨关节21根骨刺的丛学娣,没有二话,苦训一年,和全队一起强劲复苏,一路杀至决赛,勇创历史最佳。决定性的“关键一战”,半决赛战胜分组赛第一、士气高昂的古巴队,丛学娣一人贡献了全场最高的20分,两分球、罚球无一失手,三分球命中率高达80%。沸腾的西班牙球迷在看台拉出两条大幅标语,一给个子最高队员:“郑海霞,我爱你!”一给个子最矮队员:“丛学娣,中国的骄傲!”上海媒体赞叹“矮妹逞威”“神技惊人”。太原市一位名叫常静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写下《舍命看奥运会转播》:“……我没料到,在巴城奥运赛场上,我女篮姑娘让全世界看了40分钟的中国女篮‘梦之队’。”
一年前,重返国家队首次练跑,丛学娣全队倒数第一。一年后,她提振全队实现“历史性突破”,个人三分球命中率也以58%高居此届第一,来自美国队、古巴队的第二、三名分别是47%、45%。
这是丛学娣和中国女篮的“高光时刻”,在赛场走到顶点。
而顶点之后,某种意义上,丛学娣在或顺或逆的此后岁月里,虽再未如当年大红大紫,甚至可能渐渐不被人知,却或许正是这种绚烂之后的平常日子打拼,如常人般奋斗,让顶着光环压力的她,面对结果难料、风险难测,只因心中一点热爱之火难灭,便依然执着所爱,拼搏不止,自我突破不懈,成就着另一种人生意义上的“高光时刻”。
去年11月她第三次带女篮国青队,第三次蝉联亚洲冠军。直到决赛离终场只剩几十秒,“才相信(要夺冠了),没等比完就给她们拍手鼓掌去了,前两届夺冠我都没这样激动”。
当年登顶奥运,如今带队夺冠,对她而言,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恐怕是同样的,都是面对压力、挑战自我。赛后她在微信朋友圈激动写道:这一年困难重重我们坚持挺过来了!比赛过程的艰难我们靠团队精神坚持拼下来了!
激动惊喜前所未有,正因压力挑战前所未有。
迄今六年三届,每次组队之初,都是“基础最差的一届”。尤其去年第三届,临出发参赛前,才刚刚把队员凑齐。“从没这么饥荒过”,这是她执教国青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在操场升国旗,跟我们在国外升,感受是不一样的”
丛学娣遇到的难,有客观性,有普遍性。
一方面,打球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国青队两年一批队员,“三批人,三批性格”。
迭代迅速。两年之间,就大不同。丛学娣感触很深:“1996年出生的那一拨,场上看到我怕,但下来还会逗逗你,开我玩笑。有时我故意用话刺激一下,还容易激发起来,讲了有反应。后两批,我说你们比我都老成。球是要争的。下来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球场上你谦让我我谦让你怎么行?”
她认真琢磨,也许是手机,让孩子们跟外界缺乏交流。乖是很乖。你说这样,她就这样。但如果这样不行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我说可以那样走啊。她说,啊?可以这样啊。对方就一个人,就把她堵在那了,从我们篮球来讲,这就是应变能力太差。人是活的呀!要自己去想办法。”
丛学娣坦言:“去年我确实没想到会拿冠军。一是人太少。注册球员才30多人,一般训练最好得15人。要身高也没身高。就这点人,不是矮子里挑高的,是矮的都没人。二是人员流动性太大,各种情况。我们坚持陆续训练,但很少集中到10人以上,基本都9人,体能教练上场代练。人这么少,从没有过。”
再一个意外情况是,澳大利亚队和新西兰队划到亚洲片区,老对手日本队、韩国队之外,又平添两个劲敌。
既然这样,为何还是拿冠军?
“教练团队很投入。我们没有放弃。哪怕训练只剩一个人,也一样。四五人带队员一人练。只有5名队员,也要把我的思路、技术灌输进去。你可能随时会走,我只管不停地练。”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战术,不停分析人员调配。
在丛学娣看来,最重要就是战术的指导思想。
“这点抓得比较严。”队员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必须天天按要求练。
比如防守。面对来的人参差不齐,首先一条,“先把防守做好”。进攻可能技术还不到家,但防守,主要靠拼劲,去积极抢球。“看死一个人,你总会吧?”
再一点点教——怎么看住对方,怎么人球兼顾。从个人防守,到整体配合。
然后是进攻。指导思想依然定位为“防守带动进攻”,而进攻手段“要灵活,动起来”。丛学娣不太喜欢打得太死,“手段多,赢的概率就大”。
殚精竭虑,使出浑身解数。这次夺冠,最后两场球的胜利,就是在防守。“韩国三分球一个也没投进,包括日本,快攻,被我们制约了。反过来,我们自己的外线发挥了,下半时内线发挥了,内外结合。尽管训练的时候,人进进出出,但我们坚持我们的理念,没有改变掉。所以最后赢球,是赢在这个环节上。”
恐怕并没非常多人知道的这个冠军,却也是如此来之不易。
一上午访谈,丛学娣唯一说了一次“豪言壮语”,是记者问她为何当年女篮能创辉煌时:“那时打球更专注,更要力争高水平。我可能接受老的东西较多,总觉得还是要讲拼搏精神。现在不也强调奋斗精神吗?就比如说,为国争光。你说升个国旗,天天早晨,在操场升,跟我们在国外升,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
“就是凭着一腔热爱往前冲,从来没说要图什么才去做什么”
荣誉感,是丛学娣至今说到国家队依然最强烈的感受。
极珍惜,而不是“只图混个中国衣服,尊重感没了”。
当时打球的人也多,加上国家队主教练杨伯镛慧眼,挑出来的队员们确实水平也高,可谓人才济济。2米出头的“亚洲第一中锋”陈月芳、女巨人郑海霞,1米82的“最佳运动员”、明星队长宋晓波,1米89的柳青……当时的篮球场,高个一统天下。也正因此,1米66的丛学娣被杨伯镛力排众议,力主入队,成为经典传奇。
名不见经传的她,什么洲际国际大赛都没打过,什么级别的国家队都没参加过,仅仅入选上海队一年打了一次五运会——担忧质疑者确实捏一把汗:你能担保?
杨伯镛答: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五运会“打疯了的12号”丛学娣,奇迹般“三级跳”——1981年入选上海青年队、1982年入选上海女篮队、1983年五运会后入选国家队,不是偶然。
其实最初,她是打乒乓球的。七八岁就在父亲单位摆擂台,小学二年级就参赛获奖,入选区业余少年体校集训,很被教练看好。
然而,“乒乓是父亲带我的,其实我不太喜欢,就在一个房间里。我喜欢满世界去奔”。
生于上海的丛学娣从小就爱和弄堂孩子到处玩。幼儿园时回家午饭,吃完出门就逃掉了,玩到差不多幼儿园下午回家时间,再直接回家。
“有一点天性里的大胆,有一点家里最小、大人疼爱的因素,不过我不是调皮,也不是故意捣蛋。”很少这样探究过自己的丛学娣说,“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属于比较有想法的。比如以前打篮球,觉得这个教练这个东西可以,就会琢磨,如果以后自己做教练,怎么去用出来。”
丛学娣父亲是“老布尔什维克”,当过书记,对子女管得严但慈爱在心。女儿去长风公园春游,好面包“要贵好几毛钱”,父亲不是马上说“好好好我去买”那种家长,但第二天起来,早饭桌上,放着一只好面包。
“我哥练过击剑,后来受不了,也不会说他。”丛学娣笑忆,小时在威海路一个体育场训练,父亲单位在石门一路,有时过来看看,却是躲起来看的,“好几次被我发现。他也从不找教练,不去如何如何。”
也正因此,“有想法”的丛学娣,得以能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
比如,自行决定,从乒乓改成篮球。
有些事就是一瞬间,遇见即一生。乒乓室外,是篮球场。球一上了手,就再也甩不掉了。可以拿着到处跑,更能随心所欲,整天琢磨“拿着球过你”心无旁骛。相当长时间里,丛学娣表面上带着乒乓球拍出门,转手就往三楼一处一藏,打完篮球回来,再拿上球拍进家门。
那年春节,她不小心在家放了一把火,才露馅。
在安徽黄山建设“小三线”的姐姐过年回家,带些鞭炮给弟妹玩,零星放在抽屉。丛学娣胆大,“可以拿在手上放”。那天有个没响,她拧开了,火药散落,见下面火柴灭了,以为没事就出了门。结果炸开,那屋全是棉被床单,浓烟直冲窗外,消防车赶来……
父亲反复交代,“胖胖(丛学娣小名)回来了,不要再吓她”,还“专门找了个人看着我,怕我想不开”。
与此同时,一五一十,干过的事统统坦白,悄悄改打篮球也就此交代。
尽管那副“红双喜”乒乓球拍,还是父亲省下烟钱买的,尽管刚刚“闯下大祸”,可女儿一句“我喜欢”,父亲就没再勉强。
后来又有人来校悄悄看了大半年,选了三人,练羽毛球,如果好就进上海队。还是舍不得篮球,丛学娣毫不犹豫放弃。教练们连叹可惜。
而今说起,丛学娣笑道:“我那时如果思路很清晰的话,一定不会打篮球,一定是选羽毛球。因为篮球是高人的游戏。所以不要去算,人的机遇,命运给你安排好了。”她又很认真地想了想说,确实自己这个人做事情,从来没说要图什么才去做什么,当初也没想过,自己后来篮球能打到这种程度,“如果想了,可能也就做不到后来的程度了。当然因为你拼了,机遇给你就抓住了。但在拼的时候,就是凭着一腔热爱往前冲。走到现在回头看,确实一直在做篮球工作,其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中断也好,不做也好,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怎么讲呢,可能我就是比较认准喜欢的东西,会一如既往走。”
鲜有人知,丛学娣一大爱好是破案小说和侦探片。而且她喜欢看国外的,简洁,节奏快,直接就讲了,后文也真正意想不到跳出来一个东西,没有废话。那天采访也鲜明感受到,家人形容她的八个字“场上聪明,场下朴实”,许多时候她并不多话。但有两个话题,她会侃侃而谈。一是说到“热爱”,二是说到“要拼”。
“就算一定会输,但能输14分,就绝不输15分”
当年在体校,她5时半悄悄起床,一人到球场苦练。后到青年队,她把规定指标翻番,每天投篮上千次,投到手脱臼。
当教练接手之初,人家替补上场都可以赢二三十分,她不气馁,不放弃,咬牙带队,练到最后可以跟人家抗衡。“以前拼都没得拼。现在你要赢我,会很费劲,不使劲还要输。”
有一点她很强调:作风。
“现在讲作风,好像有点老土。”可丛学娣很注意研究,不但当年老一辈这么过来,老对手、亚洲强敌日本队,包括韩国队,为什么好,前提也是这个,“好队,一看就看得出来,就看在场上拼的精神。不管怎么输,输100分,你就看它像没输球一样,还是一直保持那个劲头。日本的基层训练也很重视作风,各地方都‘标准件’,一集训就能战,一组装就能拼。”
在丛学娣看来,比赛比到最后,比的就是心理和作风。
就如投篮,关键在手感,一靠天赋,二靠苦练。熟练到产生条件反射,机会来了就投,不要去想。这就关乎心理。投篮就是一瞬间,不能有杂念。往往越是没人干扰,越投不进,因为这时会想,没人应该要进,“一闪念进来,动作就走样”。
再如团队。“一支好队,首先要有好的教练团队。每个教练的工作都要围绕队伍训练和战术需要做。另外对队伍的管理很重要,这保证关键比赛关键球上,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丛学娣强调,管理也要讲作风。教练要投入,不能有私心。制度不能那么死板,要有严格的管理,也要有人性化的东西。队员要理解教练组的方向,也要让队员感觉有奔头,“有目标,才会拼”。
她从不主张打笨球,认为“球其实都是动脑筋打的”,运动员读点书,对修养素质、理解能力都有益。1993年她退役后,和学校商量,搞体教结合,坚持到现在。在上海,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运动俱乐部,丛学娣是第一家。
她坚持的,是要有点拼劲。
“打球就是要拼。打都还没打,就说我要输的,那肯定输。就算我不如你,我也要跟你拼个明白,输就输。但能输14分,就绝不输15分。咬人家一口也要敢去咬。我们现在缺了这种精神。这个东西,可以带动某些地方的不足,真可以弥补。尤其当水平差不多的时候。垮掉了,就彻底垮了。运动员就是要拼,无论干什么事,其实都是这样。”56岁的丛学娣,依然保有一种质朴的成就感,“我教给队员的东西,看到她们在场上用出来了,打出来了,就发自内心高兴。辛苦一点,也很值啊,对吧?”
访谈一上午,她一直扭着腰偏身侧坐,好让老伤的右腿,伸直放在沙发上。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