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管所“工学业”教育模式助刑释人员回归社会
2016年1月12日是二管区服刑人员张某回归社会的日子。四年的铁窗生活终于要结束了,他将和其他服刑人员一样在释放的这一天迎来久违的自由。不过对于张某而言,他在这一天迎来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有希望。
张某是2012年9月来到未管所服刑的。告别家庭、失去自由,这些生活表象上所带来的无助与痛苦就像是一道闸门将一个人的过去与将来拦腰截断。经历这样一个人生的急转弯,除了时间与生命,一切几乎都必须重新来过。对于心智尚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来说,走完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和所有新收未成年罪犯一样,张某刚来到未管所的时候也感到过迷茫,在周记和信件中重复最多的就是早点“吃完”官司,一切等到出去了以后再说。对于未来,他不曾想,也不敢想。虽然几乎每一个未成年犯都不善谈自己的前途,但又没有人不对前途抱有期望。在对未来进行选择这个问题上,他们一开始几乎都会选择沉默。不过,这样的表象与其说是缄默,倒不如说是恐惧:自己还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还有没有选择的机会。现实无法帮助他解答将来的疑问,但却可以帮助他鼓起自己回答的勇气,而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在了管区民警的身上。
张某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家人严厉管教,但又适得其反的过程。家庭没有文化积淀,个人知识水平又偏低,再加上望子成龙的普遍心理,使张某的家人,特别是他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在一次严厉的管教之后,已经逐渐长大并心智趋于成熟的张某一气之下离开了家,独自生活。据他自述,在自己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很少听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肯定与赞许。最终,他因为将自己和不良的交际圈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如果说希望是人生通往前途的大门,那么自信就是开启大门的门闩,而打开这个门闩的钥匙就是生活的能力。恶劣的成长环境已经让张某成为了一个没有自信、只知依赖的人,为了帮助他建立起自信,责任民警开始鼓励他参加文化学习和各类技艺培训。对此,他一开始仅仅只是抱一种多拿考核分,以图早日出去的心理,象做任务一样去完成。对于他这样的想法,警官们自然是看在心里。其实,像他这样想法的服刑人员并不在个例,毕竟转变即便发生也是需要时间的。虽然成功并非必然,但坚持却是必须的。在每次与他的交谈中,管区民警都不忘鼓励他认真多学些知识,多掌握一门手艺,好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为了帮助包括张某在内的服刑人员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管区民警还利用自身文化水平的优势带头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在知识与技能学习上带动、督促他们。除此之外,管区还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服刑人员筹备学习所用的书籍资料,为有需求的服刑人员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技能创造条件。大家之所以不轻言放弃,是因为过程虽然曲折,但希望依旧存在,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机会。
对张某来说,这个机会缘于一封家信。信里告诉他,自己的一个亲戚现在在四川老家做厨师,因为这几年餐饮业很红火,所以收入也很高,再加上认真、勤恳,干得自然很不错,生活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起色,短短两三年,买房、成家,这些都已不在话下。张某后来对警官说,信里提到的这个亲戚原本也是一个在家乡整日无所事事、无家无业,看似没有前途的人。现在凭着手艺也让生活有了这么大的改观,这无疑触动了自己内心。不久之后,张某主动找到管区民警,询问现在所内有没有与厨艺相关的技艺培训教育,如果有自己想参加。恰巧此时,经过认真考察,考虑到现在社会上餐饮业兴旺的现状,再加上行业入门门槛相对较低,所部在充分筹备之后决定在犯群中开展厨师技艺培训。得知张某有这样的想法,再加上有利的条件,管区很快就帮他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后来在与张某的交谈中,民警了解到他过去曾经在饭店的后厨打过工,也掌过勺。更重要的是,也许是因为受到过吃客的肯定与师傅的赞许,在他的言谈中,他对自己的这段庖厨经历还是很看重的。这也许就是亲人的那封信能够触动他的深层背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成功体验是可以复制的,毫无疑问,他也不例外。
当然,要想收获成果光靠憧憬是远远不够的。很快,当培训班的“新鲜劲儿”一过去,张某就开始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培训内容与自己设想的大相径庭、培训师傅的“吹毛求疵”、功课练习的寡淡无趣等等,这些客观现象再加上自身长期“混社会”滋生出的戾气,让张某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眼见张某的改造刚有些起色就有可能退回原点,民警的心里多少都有些着急。就在大家思索着如何帮助他渡过这一“瓶颈期”的时候,张某父亲的一次接见让管区民警看到了机会。由于父子之间关系一直不理想,自张某入狱之后,他的父亲只是偶尔过来探视,而且几乎每次过来也都是言语不多,没什么交流。这次接见也不例外:除了寥寥数语的寒暄,父亲就像一个旁观者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是只顾与家里其他人聊得热火朝天,似乎忽视了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存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接见结束后,张某的父亲主动找到管区民警来了解孩子的情况。原来,这次他之所以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看张某,就是因为他从信里得知张某主动参加了所里举办的技能培训班。想到自己的孩子开始要求上进,不禁也让家人看到了希望。毕竟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一丁点进步都会被尽可能地放大。本来想当着孩子的面说几句鼓励的话,怎奈父子之间多年的心结一时难以解开,就只能找到管区民警来纾解心中块垒。见此情景,管区民警提出让父亲写一封信给张某,并鼓励他将自己想说而没说的话写在信里告诉张某,好好勉励一下自己的孩子,也让他知道做父亲的想法。为了打消杨父的心结,民警在肯定张某在狱中积极转变的同时也坦言了他现在在改造生活中遭遇的困境,让杨父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意识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人可能是目前能够推动他前行的最关键的力量,而他所要做的就是面对孩子的时候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不久之后,父亲的信就到了张某的手上。在信中,父亲诚恳地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他欣慰于张某在狱中一切点滴进步:变得知礼守规、学会自我克制以及懂得尊重他人等等。当然,最令他感到的高兴的是,自己的孩子开始知道自求上进,并正在为此而努力。父亲在信中说,一个人要实现转变是不容易的,但正因为不易才要有信心与恒心,无论到任何时候,自己和家人都将是孩子前进的依托与后盾。虽然言语朴实,但字字珠玑、行行关情,尺牍之间包容着亲情的博大胸怀。父子间的隔阂毕竟无法阻断亲情的羁绊。在收到父亲寄来的家信后不久,他就回了一封信,信里这样说:“爸爸,我知道我自己做错了,当初应该听从你的教诲,但是由于我的叛逆导致现在的情况。也希望爸爸对弟弟的教育不要用体罚等殴打的手段,有些时候多讲讲道理,多听弟弟说说心里话,我相信弟弟会听你的话,其实我就是一个教训,希望爸爸不要在用对待我的方式教育弟弟,因为体罚和殴打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其实有效的沟通才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法……”没过两天,在与管区民警的交谈中,张某就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培训班的课学完、学好,给父母和自己一个交待。张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课程结束后,在所部举办的厨艺比赛暨学习成果报告会上,他拿到了优异的成绩,并斩获了奖项。当然,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荣誉与奖励,而是对未来的信心。正是这样的信心,使张某在这看似漫长的四年服刑生涯中相继获得了国家硬笔书法四级认证、服刑人员中专班毕业证书等等诸多学习成果。从沉寂到有为,从彷徨到坚毅,从迷惘到自信,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融化坚冰、透析真情,鼓励每一个人去表达、去感受、去升华。
很快,就到了张某即将释放的时候了,每一个服刑人员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在兴奋与渴望之余感到失落与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他们到了必须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抉择的时候了,张某也同样如此。之前的努力都是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但是自己准备得是否足够充分,自己是否有能力为未来作出选择。对此,张某的心里并非完全有底。不过,自助者人助之,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当然不会孤立无援。近年来,在追求监狱矫治目标社会化的大背景之下,以不断完善的教育资源支持系统为有力支撑,未管所逐渐将服刑人员“工学业”一体化教育模式打造成了一条完整的教育矫治链条:从问需到习艺再到谋业,监狱的教育矫治工作不仅成为一条连结社会、监狱和服刑人员三方需求的纽带,更架起了一座联通服刑人员现实与将来的桥梁。在此背景下,为了帮助张某在出狱后落实安置、实现学有所用的初衷,民警奔走各方,联络协调,最终在“狮子会”的积极协助之下,张某终于顺利签约。释放那天的场面是简短与温暖的,警官、家人和协会工作人员聚集在监狱门外,既有送别也有欢迎,既有祝福也有感谢:之所以祝福,是因为在近四年的服刑生活中,张某以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收获了希望;之所以感谢,是因为在那一天收获希望除了他以外,还有他的家人和整个社会。
人们都害怕苦难与挫折,对很多人来说,失去自由可能是生命中最大的苦难与挫折。然而只要生命还在继续,生活就会延续不止,毕竟黑夜无论多么悠长,白昼终将来临。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搀扶那些失去自由又渴望生活的人一路前行,直至走完通往希望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