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级产业园区排名 中关村优势明显
本报记者 刘东 上海报道
12月3日,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以及2013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榜两项研究成果。
根据排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名列前三甲。
《蓝皮书》提出,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向2.0模式转变,园区发展的驱动要素由此前的“政策、行政化、硬基础”转变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排行榜排在前十的园区都具有2.0发展模式的雏形,但如果真正达到2.0版的要求,还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对比发现,与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3年产业园区排行榜相比,前三名的园区保持一致,但是排序出现变化,其中,中关村维持了榜首位置,上海张江由去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二,苏州工业园区滑落至第三。
对此,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解释,上海张江之所以能在一年的时间里由第三上升至第二,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扩容效益,且张江的扩容速度较快。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拥有48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14家、经开区215家、出口加工区63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6家、保税区13家,其它园区61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两大类园区的GDP合计达到132127亿元,占全国GDP 比重达23.2%。
不过,产业园区发展的区域差异仍较明显,上述产业园区排行榜中,东部地区产业园区入榜数量为61家,中部产业园区22家,西部产业园区为17家,东部高于中西部总和,此外,西部地区的产业园区得分低于排行榜所有园区平均得分。
《蓝皮书》认为,从园区发展的角度而言,创新与合作是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例如上海张江利用其核心位置开展园区间的产业转移合作,东湖高新区利用自身科教优势形成产学研协同的合作模式,长沙高新区则加强园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及海外企业的协同创新等。
此外,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以及园区发展环境产生变化,园区发展的瓶颈也日益显现。
任浩称,目前而言,国家面临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也会对园区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园区发展中科技与经济如何进一步结合,创新的软实力如何优化,园区发展由政府完全主导的方式如何转变,产城分离如何解决,以及引进的外资与本地产业如何融合等等,都是目前产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打造园区2.0版
任浩认为,2014年将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出现转折的一年。
《蓝皮书》称,以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建园为标志,中国产业园区建立发展已经30年,以“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大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对中国产业园区的高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经过30年的发展,大多数国家级园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上述“三要素”,园区1.0中的要素驱动力渐弱,同时园区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园区发展面临瓶颈,未来驱动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要素是什么值得思考。
基于此,《蓝皮书》提出了产业园区发展的2.0模式,即在创新升级时期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驱动要素、合作方式、发展路径,以实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上述发展模式的重点,是园区发展的驱动要素由原来的“政策、行政化、硬基础”转变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
其中,制度指制定并完善国家立法层面的产业园区管理条例,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产业园区的地位、功能,制定并完善地方政府建设产业园区间沟通协调、利益分享等机制等,通过制度完善获取管理红利。
融合化指园区内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学研的融合,以及园区间资金、项目、管理、品牌等的互动融合,产业与社会间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融合获取空间利用和拓展的红利。
软环境指产业园区应重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园区,集约化、循环发展的绿色园区和人际关系融洽、创新氛围浓厚的文化园区等。
此外,《蓝皮书》认为,2.0的发展模式下园区合作方式存在“飞地”的园区与园区合作、园区搭台下的企业合作对接、产学研金介协同式的创新合作、园区引导下的科技金融结合四种形态。
任浩表示,排行榜排在前十的园区都具有2.0发展模式的雏形,但园区要达到2.0模式的要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需要十年,其中发展理念的转变是一个较大的阻碍,因为目前园区发展仍是经济导向。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4-12/04/content_11769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