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他们和早产宝宝们一起过节

18.11.2019  12:51

图说:2019年世界早产儿来临之际,一妇婴新生儿科的医生护士和两户早产儿家庭开心地拍下一张“全家福

  医学上把出生时37周及37周以下的婴儿称为早产儿。据统计,早产儿的发生率在7%左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近年来年分娩量在3万左右,其中每年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约为2400-2500名。对于这些早产儿,大家亲切地称为“早来的天使”。而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则被称为早产宝宝的“临时爸妈”。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在今年早产儿日来临前夕,一妇婴新生儿科迎来了两个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宝宝——安安和球球。家长们带来了鲜花和精心订制的蛋糕,新生儿科的刘江勤主任和同事们为宝宝准备了公仔、绘本和点心。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两位活泼跑动的早产宝宝身上。球球对医院的环境一点儿都不认生,他先是认真地给一个玩具宝宝穿纸尿裤,虽然是第一次做,但完成得很好;然后他又挑选了一本叫作《奇妙的人体》的绘本,和护士长段怡头碰头地翻看,还时不时地说说“悄悄话”。而面对突然冒出来的一屋子的“临时爸妈”,两岁多的安安起初有点紧张,但被大家亲切交流微笑的气氛所感染,她很快放松下来,主动把彩色的气球和可口的蛋糕送到医生护士手中。

图说:“早产儿日,感谢有你们!”两位早产宝宝和医生护士们共同切蛋糕,庆祝世界早产儿日的来临

  每一位早产宝宝在“生之初”都走过一段不寻常路。球球是2015年9月6日出生的,35周的他因肺部感染,出生当天就住进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据妈妈介绍,球球的肺炎好了后,黄疸指标下不去,反复照光。在NICU住了两周,在医院一共住院一个月左右。“一岁以内,球球每个月都来医院检查身体。”而安安是一个出生孕周更小的早产儿宝宝。“安安是2018年3月17日出生的,出生时是26周+4,出生体重935克,在新生儿科病区住了121天。”

  早产儿有比较高的风险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少数早产儿会面临远期的发育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因此,一妇婴新生儿科团队对这些早产宝宝格外关注。除了在宝宝住院期间为其进行专业的诊疗,为避免早产宝宝出院后即失访,他们还利用“互联网+医疗”手段,为早产儿建立健康管理新模式,与产科、妇幼保健等多学科合作,通过长期规律的随访和健康管理,促进早产宝宝的健康发育,让大多数“早来的天使”能够较好地追赶上同龄人。

图说:一妇婴新生儿科主任刘江勤和“回家”过节的早产宝宝安安一家亲切交流

  安安和球球的家长,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就加入了不同的“一妇婴早产儿健康成长”微信群。这些群都是由每年在一妇婴出生的早产儿家庭自发成立的,家长们在群里分享早产儿照护的科普知识,互相支持。安安的爸爸是位管理员,他表示几乎每个入群的家长都会关注刘江勤主任等专家的微信公众号。他笑着解释:“早产儿家长,尤其是出生时30周及30周以下的小孕周的宝宝家长很容易焦虑。我们互相打气,不做焦虑型家长,要做学习型家长!

图说:“早来的天使”球球和一妇婴新生儿科护士长段怡共同翻看绘本,说着“悄悄话

  刘江勤2015年开始通过微信号作线上科普。在今年早产儿日的当天,他写了一篇《早产儿蜕变记》。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他了解早产宝宝的种种不容易:“当别人躺在妈妈怀里吃奶时,你躺在暖箱里,身上插满了各种仪器和管道;……当别人闹着要出门看花花世界时,你关在家里不敢出门,担心被感染……”每一天,新生儿科团队都与早产儿家庭共同守护着这些早产宝宝,坚信他们“终于有一天会破茧成蝶”。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