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经济专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人民币国际化[图]

11.09.2015  01:21
李稻葵
朱宁

在畅想增长新蓝图的同时,经济专家最关注的还有当下一大热点——人民币国际化。在9日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两位著名经济学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们分别是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朱宁教授、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两位专家都持乐观态度。  

意料之外的行动”原因何在  

谈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今年8月的一次很大调整,朱宁认为调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当时人民币正在被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是否可以纳入SDR(特别提款权),IMF对此问题一个很重要的保留意见就是人民币还不够市场化,这样一次改革举动,是在一定意义上回应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顾虑或担忧。第二个原因,是当时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趋势,同时给撤出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设置一些新的成本。  

外储下降有利“藏汇于民”  

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外储最近的确下降得比较厉害。但李稻葵认为“总体上问题不大”。在他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外储下降,但并没有都出境,不少是从央行腰包进了个人腰包,“实现‘藏汇于民’,这是好事情啊。”朱宁持同样的观点。目前外储的下降,仍然在可控范围,只要趋势不是急速下跌,只要在可预期范围,都是一种正常现象。  

也有人把汇率问题与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对此朱宁表示,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叠加,但这两种效应不会一直同时存在。实体经济的向好,最大决定因素仍然在改革。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9.10 第02版 要闻  

原文: 经济专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