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在国务学院举行[图]

29.10.2014  17:16

2014年10月27日上午,“国家与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举行。上海交大国务学院院长钟杨教授致欢迎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胡象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程伟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林闽钢教授分别做主题发言,上海交大国务学院副院长彭勃教授对主题发言进行总结。论坛由上海交大国务学院徐家良教授主持。

马庆钰教授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治理概念的最初来源引出对治理的思考。他认为,治理作为政府过程中的一个界碑,其使用范畴需要有边界;治理的实质是追求公权与私权关系的最大平衡、是相关主体对于公共事务的平等参与、是共同体相关各方的多向度相互影响、是各类主体围绕公共事务的协商互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范围是宏观、整体、政治、国家方式,社会治理范围是中观、部分、民生、社会方式,国家治理方式是围绕政治与国家生活的参与模式,社会治理的方式是围绕民生与社会和谐的参与模式,共同之处是平等参与、协商互动和消解传统的管理。

胡象明教授从公众信任的视角对邻避效应与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他认为某些大型工程可能会产生邻避现象,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特别是一些特殊类型的大型工程,如核电站,垃圾处理场,化工厂,火葬场等对环境有可能造成破坏作用的设施建设工程;在政府、项目方和居民之间出现信任失衡有一定必然性,公众信任环境的破坏会加剧这种失衡;利益影响认知,认知是信任的基础,消除邻避现象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利益协调和缩小公众与政府的认知差异。

李程伟教授对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做了分析。他强调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总的思路应该是从“计划政治”向“社会建构”的治理模式转型;传统的管理体制具有“计划政治”治理模式特征,认同管理规律相对于各类社会主体的客观外在性,过于倚重“自上而下”的纵向权力关系;“社会建构”治理模式是一种主体多元、过程开放、理性互涉、机制演化、网络化运作的公共治理格局。

林闽钢教授对如何超越“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困境”做了分析。他认为,我国政府行政和基层治理存在不一致性,核心问题是探讨和分析“行政有效”和“治理有效”一致性的实现途径和机制;需要用“强政府、强社会”来分析现代中国的情况,“共生政治”取代“双轨政治”,其表达形式之一是“行政吸纳治理”;从建立和健全吸纳机制入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包括建立“和而不同”的吸纳目标、建立便于吸纳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便于吸纳的互动机制、实现社会运行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治理转型战略目标。

彭勃教授总结到四个主题发言分别从政治学、公共管理、政治哲学、社会学多学科角度来分析治理,对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发言既有统一又有差别。总体来说,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四对冲突:合法性和有效性冲突、机制化和制度化的冲突、特殊性和普适性的冲突、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还是存在冲突。

四位教授作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有观点有材料,讲得有声有色,徐家良教授感谢教授们专程参加本次论坛,希望以后再来访问上海交通大学,促进校际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老师和研究生200多人参加了论坛,并与演讲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