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挑战 不青春】在安全新能源时代逐梦的上理人

12.01.2016  09:02

      随着未来对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氢能在发电领域和氢气汽车领域的发展愈发受到重视,而在这个过程中,氢气泄露的检测也成为重中之重。另外,在利用氢能转化电能时,强电流可以激发出强磁场,因此还需要有效安全地检测磁场强度。这些是光电学院谷付星老师的科研方向,同样也是学生团队挑战杯项目《微光纤/金属复合结构光学传感器的研究》的产生背景。

      在今年的挑战杯比赛中,谷付星老师指导的的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大奖赛全国三等奖,而早前,谷付星老师曾指导本科生吴曦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一篇,他的研究生也在《Scientific Reports》等重量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谷老师的团队科研氛围良好,吸引了众多对科研感兴趣、对科学探索入迷的同学加入。新闻中心小记者特采访了谷付星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让我们对在安全新能源时代逐梦的上理人一探究竟。

 

微光纤/金属复合结构光学传感器的研究》项目介绍视频

 

      手工制作微米量级光纤环结构考验真功夫
      手工制作微米量级光纤环结构是制作微光纤/金属复合结构光学传感器的第一步。一般光纤都是毫米量级,而这个项目需要学生通过酒精加热,将光纤手工制作成微米量级,这个时候只有在通光时肉眼才能观察得到。另外,国内运用的都是直光纤,而谷老师指导学生在光学领域首次使用微光纤环结构,并通过耦合作用,实现环的反复传输,由此增加与物质的作用长度。手工制作微米量级光纤环结构现在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这“真功夫”的背后是大量的付出。“拼”是谷付星老师选拔出来的科研苗子的显著特色,由于项目实验室在大学科技园,项目组五个女生每天用自行车在学校与科技园之间来回奔波,一年里风雨无阻。为了获得实验支撑数据,学生们经常早上9点进实验室,晚上可能要10点多才能回到寝室。机械枯燥的实验过程重复了无数遍,以每一个实验动作为例,偏振片的角度从0度到360度,每10度一次,一个循环要36次,全部完成需要40分钟。为了避免仪器发热等因素的干扰,中间不能间断也不能休息,这个工作节奏经常持续一整天。

 

手工制作微米量级光纤环结构过程

 

 

      善于发现科研苗子,帮助学生圆梦的好老师
      在指导教师谷付星的眼里,他看好的科研苗子必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态度认真;二是英语要好,能够阅读文献和写英语论文;三是学科知识要扎实。“态度”是谷付星老师选人的第一要素,“做科研必须要耐得住性子,太功利或者急躁都不长久。”现在谷老师团队里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他课堂上的学生,多数都是主动请缨,“学生爱学,我们当老师的责无旁贷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学好。”谷老师说。学生刘春敏至今记得他们在搭建磁场发生器平台上面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一直没有理想效果,内心有些情绪波动。谷老师听说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实验室亲自指导,花费了一个多星期才搭建成功。老师的拼劲让学生们深受影响。谷老师利用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生查文献,让学生养成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布置专题和课堂报告逐渐替代传统考试,学生要以未来职场展示的水平做报告,谷老师会在声音、姿态,甚至语速上做点评。在谷老师的指导和影响下,他的学生多数都选择了继续深造,有的还被国外多所大学看中并留学海外,继续完成他们在科学殿堂里面的青春梦想。


      没有理想的青春是灰色的,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如无舵的小舟,或随波逐流,或触礁,或被搁浅。一个青年学生只有在理想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烁点,才能更好地在学术和人格上完善自己。这也正是谷老师在学业之外,无声灌输到学生血液中的精髓之处。

 

新闻中心小记者石晓菲、记者王丹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