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一直牵住孩子的手
王泠一第七次全国少代会日前在北京隆重举行,上海有13位优秀少先队员和12位老师代表出席。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我觉得“学习创造”最有挑战性,也关系到上海未来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去和高安路一小的副校长宋霞峰进行了交流。
宋霞峰是数学老师,在这所生源极好的学校已经工作了25个年头;直接教过的学生超过了600多人,算是桃李芬芳了。上海世博会以来,她一直在学校里探索“素质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她发现:如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课堂外的新知识、新发现甚至比老师还要敏感。
学校有个叫陆天锴的五年级男孩,就是一年多前开始和她经常性对话的。对话主要内容不是数学、不是升学,而是人文话题。如上海的历史风貌区保护、体育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抗战英雄谢晋元将军的事迹,等等。男孩喜欢课外阅读,他读的书宋霞峰自然都得同步跟进,否则无法有效对话。也有喜欢探究科技新知的,宋霞峰曾经陪伴一群四年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调研,并分析电子废弃物的危害。
她告诉我,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调研,是种很好的“充电理由”和心灵享受。对于习总书记的寄语,她认为尤其是“学习创造”为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方向。她坦陈:“学校要变革现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手段、方式,只有传承与创新并重,才能为孩子走向未来服务。孩子要学习创造,教育者更要先学习新理念、运用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教育者,也应该包括家长吧?”我继续询问。
她回答:“当然包括家长啦!不过这些年,随着70后成为家长的主力,过度规划孩子人生的焦虑情绪似乎在蔓延;很多家长甚至把孩子课外时间全部用补课、考级、领证等功利化行为占领。这样的孩子,即便训练了一些应试技巧,哪怕看起来很听话,内心也往往不快乐,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了。爱孩子,还必须该放手时就放手。”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