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预、不破坏成长 当父母要有准备地静待花开

31.07.2014  12:36

  网上有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为了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德国明令禁止学前教育!这是事实么?德国真实的学前教育是怎样的?来听听德国专业亲子培训师杨捷带来的分享。杨捷曾在德国学习、工作近10年,曾求学于科隆教区教育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幼儿教育专业,并承办了德国北威州第一个中德双语亲子班。

   教会父母辅助孩子成长

  “德国禁止学前教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仅不是禁止,德国还是学前教育的领军人。在德国,0至6岁的教育是有政府补贴的,所有留学生、外国人也涵盖在内。德国的幼教课程细化到:3个月至1岁、1岁至2岁、2岁至3岁。

  大家可不要被“课程”两个字吓倒了,心想:这么小的孩子上什么课?其实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帮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而设置的。在德国,早教班其实是亲子班,孩子是玩的载体,母亲(有时也有父亲,但我从没有看到过爷爷奶奶)才是受教育的主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适合自己班里孩子的游戏娱乐活动,并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然后老师一边观察孩子,一边引导家长们观察孩子,而大一点的孩子的活动很多都是家长们共同参与的。

  所以,德国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父母辅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干预、破坏孩子成长。对比中国的情况,家长们对早教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就是要让孩子早学知识,有人认为就是给孩子早做规矩,还有人觉得无非就是把孩子托管给教育机构。我回国以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目前最缺的可能就是家长教育。

   不干预、不破坏孩子成长

  要做到“不干预、不破坏孩子成长”,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儿子9个月时上的游戏空间课的例子。有一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三角梯。据专家资料,宝宝11个月开始探索第三维空间,有的就开始摸索着爬梯子了。老师把梯子放在那儿,不做任何说明。孩子们谁发现了它,并有兴趣谁就去爬。我儿子9个月,居然二话没说就爬到了最高处——当然那个三角梯本身只有半人高,但我当时还是很紧张,怕他摔下来。

  老师示意我不要靠太近,她蹲在梯子下会接住孩子,我要做的只是静静等待。我们等啊等,终于,他左右看看,发现妈妈离他挺远,就一步步非常缓慢地倒退着从梯子上爬了下来。这时老师才跟我解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空间感形成的时期,如果我当时在他附近,他上到高处感到害怕,就很可能伸手往我怀里扑,那么我当然会毫不犹豫地抱住他,他就会认为这个高度也是安全的。

  其后果是:一、他错过了第一次探索如何自己从高处下来的机会;二、他一旦默认了在一定高度是安全的,会导致他以后在爬高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孩子甚至会不计后果地直接从高处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