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在哪里(附照片)

30.05.2015  10:02

  原标题: 下一个“风口”在哪里(附照片)

  站在科技时代最前沿的《连线》杂志,上月公布了一份引领未来20年人类生活、工作、娱乐、思考方向的“未来清单”,涵盖搜索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癌症治疗、人造食品等多个领域。在这份“未来清单”中,涉及到的大多数技术、产品、服务,在不久前还属商业秘密,一些技术的设想虽然公开,但却因其超前的理念被人视为“脑洞大开”。当然,这并不妨碍它们得到谷歌、脸书这类公司的巨额注资甚至收购。的确,有了当年诺基亚的教训,谁都知道错过下一个“风口”的代价是什么。

   关键词 超级搜索 “从搜到买”无缝连接

  如果你在手机上看中一款产品,想立马“拔草”买入的话,现在能做的一般是记住宝贝的名字,离开当下的页面,打开另一个浏览器或淘宝App,把刚刚记住的名字一个字一个字地键入,然后搜索。已经不错了,不是吗?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答案显然不满于此。如果手机App从各管各的相互独立,到相互之间建立深度链接的人机交互呢?成立5年的搜索引擎Quixey正突破传统的搜索网页,尝试未来使人们的购买、预定、搭车等实际行动“一气呵成”。比方在Quixey搜索“泰国料理”,会自动跳转至另一个App,问你要预订泰国餐馆还是泰式食材。

  谷歌、脸书、推特等巨头都在卖力研发这种深度链接技术。目前约30%的App已具备可抓取结构、进行深度链接的条件,Quixey预计这个数字将迅速增长,原因很简单:第一,此类应用将具有高度的客户黏性;第二,搜索行动相比搜索信息的精确度更高,广告商更愿意为消费者明确的需求、欲望买单。

  “以后,你想做任何事,应该都搜索得到。

   关键词 小米模式 追不上苹果,改追小米也可以

  从廉价、与苹果“脸熟”、出了中国鲜为人知的低端手机制造企业,到2014年成长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手机厂商、以45亿价值位列世界第一的科技新贵,小米已在全球刮起旋风。

  4.2秒内10万部手机被疯抢一空,这是小米去年在印度创下的销售记录。不久之后,质优价廉、瞄准长期用户的小米智能手机还将登陆巴西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数量相当可观的地球村居民已从或将从小米手机开启自己的首次移动互联网之旅。

  至今,小米从设计、营销乃至发布会邀请函都被指抄袭,但小米模式确实独一无二。每周更新、高度定制化的操作系统、特别接地气的应用服务,赢得了米粉们的热情和死忠:除了小米,还有哪部手机支持提前一刻钟在线取银行排队号、或把代驾服务直接融入通讯录呢?

  与其说小米是手机厂商,不如说小米是一家实实在在的互联网公司。这正是小米的自身定位: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未来至少十年仍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的起步令人惊艳。在《连线》看来,其他企业如果从现在开始放弃追随苹果的步伐,转而尝试复制小米模式,可能还来得及。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无处不在的“神经元

  安卓手机的语音识别、社交网络的人脸自动识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稀松平常。Skype实时翻译近日向所有用户开放,并支持中文普通话。百度搜索的广告推送似乎也有了“读心术”,越来越精准。但这些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今天。

  25年前、念大四时就造出“人工大脑”的杰夫·迪恩依然认为,只要把足够多的电脑连接起来,通过模仿人脑的算法,就可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迪恩如今已是谷歌的元老级工程师,他确实做到了开业界之先河,把全球范围数以亿计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改变了计算的本质。

  更令人鼓舞的是,25年后的研究人员对构建多层次的运行网络、模仿人脑多层神经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随着遍布世界的电脑“神经元”增多、能力更强、更趋开放,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神经网络将能进一步应用于医疗诊断、优化自动驾驶汽车等复杂领域。机器人也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乃至真正拥有“知觉”。

   关键词 接入 让地球上的一切连线

  从激光、卫星、无人机接入互联网将不再只是异想天开。脸书提出了“连接没连接的”目标,希望把亚非拉地区、尚未接入互联网的全球三分之二人口通过多种方式联入互联网,为此脸书建立了专门的连接实验室。

  实验室首先会充分利用一切已有网络,甚至包括谷歌高空气球。在这基础上,在人烟稀少的地区,脸书先用卫星把互联网信号传送到地面基站,再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覆盖到家庭、办公室等区域。在人口稠密的郊区和乡村,实验室认为太阳能驱动的无人机的覆盖效果优于卫星。这些卫星、无人机可通过微波传送数据,微波技术此前常用于宇宙空间。实验室还在尝试用与电视遥控原理相同的红外激光,因为这种技术通过特定频率传送的数据量更大。

  脸书还把其设计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甚至整个数据中心等硬件开源,与世界共享。同时,还通过分享设计、支撑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推动更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和其他实体参与,促进互联网更为广阔的发展。

  脸书如此卖力,既不是与传统电信运营商同质竞争,当然也不是出于单纯的慈善目的:越多人接入互联网,用脸书的人自然也越多。谷歌、苹果、微软等巨头都从天上“嗅到了”互联网接入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