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智慧]附属仁济医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心梗后心脏损伤分级标准
[编者按] 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智慧、服务社会的智慧、为国争光的智慧。新闻网特推出“交大智慧”专栏,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现交大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井喷,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寿命的急症之一。高发病率推动心梗的急救水平不断进步,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因此,心梗患者的后续康复及劳动力水平的评估显得愈发重要。然而,对于一次心梗后究竟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上始终缺乏一套简明的分级评估体系。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团队,原创性地提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损伤的全新分级标准,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PLoS One. 2015 Jun 19;10(6):e0130158.)。
新标准建立的背景
随着再灌注治疗的发展和普及,及时挽救了部分心梗患者的缺血心肌,使得这部分患者心肌损伤小,甚至不伴有任何的心功能损害;而另一部分梗死面积大心肌损伤重的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症状。虽然这两类患者得到的疾病诊断均为急性心肌梗死,但事实上其真实的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却大相径庭。目前对于心肌梗死后心脏受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和常规心脏超声测定射血分数(LVEF),前者完全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后者对于小范围的心肌梗死并不敏感,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次心梗后的心脏损伤程度,无法满足临床医生评估预后、制定二级预防方案的要求。
新标准的重大突破
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带领团队,在常规开展心梗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的基础上,经过基于病例的随访研究,原创性地提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全新分级标准,为心梗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准确、客观、简便的心脏功能“分级预警”评价体系。
新分级以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向导,有机结合心脏磁共振和心脏超声的影像评价优势,利用心脏磁共振准确评价心肌活性,同时结合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射血功能,探查病理性心脏重构,从组织学、病理学、功能学等方面全方位评价心肌梗死造成的心脏损伤。
心梗后心功能病理生理分级标准
0级——心梗后仅有心肌水肿而无心肌坏死,心肌损伤小,预后最佳;
1级——造成心肌坏死但未导致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
2级——不伴有心脏重构的心功能减退,患者的心功能有望通过二级预防和后续康复治疗获得改善;
3级——当心脏出现病理性重构,即在心脏扩大与重构明显基础上出现的心功能降低,提示心脏损害严重;
4级——在3级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二尖瓣反流,则提示预后不良。
新标准的临床意义
何奔教授团队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新分级是心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今后,相信随着新分级的普及推广,每一位心梗患者都有望在出院后得到属于自己的分级预警标识,就像气象预警一样,不仅便于患者直观了解自身状态,更能帮助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间更精确地沟通患者病情,推动冠心病患者的注册管理,并为劳动力评定提供科学准确的指标。
发文链接: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