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青椒”】郑岳久:谦虚、低调的青年学者
“谢谢来采访我,我愿意配合采访,但如果有其他人的材料,最好不要报道我啦,我觉得自己目前的成绩不多……” 初见机械学院的青年教师郑岳久,就能感觉他是个谦虚、低调的老师。但实际上从清华本、硕、博毕业到成为上理教师,从无相关教授团队到组建自己的实验室,从当教授助教到成长为教学新手,他的科研和教学慢慢走上正轨,他一路都走的很踏实。
思学学者郑岳久博士
学生时代的郑岳久就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好孩子”, 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汽车系,2009年被保送直博, 2010年在德国亚琛工大学习一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被评为清华学术工作最优秀的十位研究生之一,博士毕业后来到了上理。
现而立之年的郑岳久依然是不忘初心,踏实依旧。2014年入校以来,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华为创新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从13年到15年底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1区),组建实验室后他已发表ISI-JCR一区SCI论文2篇,杂志影响因子为6.2。2016年他当选为上海理工大学思学学者,同时他还入选为2016年度上海市晨光学者。
做桥接工业与学术的应用研究团队
提及学术研究方向和团队建设,郑岳久把自己的团队定位为桥接工业和学术的应用研究团队。他认为,因为学科、学校不同,在学术研究上受到的限制也会不一样,比如在自己所做的汽车研究上,只做纯学术的研究相比其他学科不具优势,但会相对更容易做产业化、做应用,因此定位很重要,所以做工业和学术的桥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向。
在瞄准大方向后,就可开展具体课题研究了。在读博时,郑岳久的课题就是围绕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系统的全新应用展开的;到上理后,他的团队从事的研究也主要是研究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安全应用问题,包括电池组寿命为何下降比单体快,如何进行电池短路的提前预测和报警,如何进行高效且对寿命无损的充电等一系列非常实际的工程问题,并从中提取系统科学问题。
关于为何选择这个课题,他解释道:因为在能源制约和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领域。但目前的研究情况是这样的,虽然报道上常提及有各种实验性能上优异的‘超级电池’,但电动汽车仍面临着续航里程短,寿命少,容易发生爆炸等问题,从电化学实验室的锂电池到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组系统,无论是能量密度,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下降。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池的性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对于现在的研究,郑岳久充满信心的介绍道:“目前实验室运行起来,是开了个好头,未来希望能够代表上海理工大学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系统与电池管理研究工作在国内能够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桥接工业与学术的应用研究团队而存在。”
思学学者郑岳久博士在作报告
做亦师亦友的为人师者
现年30岁的郑岳久可算是名副其实的“青椒”,他比自己带的研究生大不了几岁,因此年龄上的相近让他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现在他教授一门本科课程,带了3个研究生,虽然教龄不长,但他也在慢慢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他认为“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都是一笔深埋的宝藏,需要师生一起深挖”。因此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尝试因材施教,且定时开会解答疑惑,指导研究方向。他说:“每个人擅长的方向肯定不一样,对研究生的指导肯定也是要建立在慢慢了解他们的基础上,抓住他们的特点后因材施教。对于那种喜欢自己闷头学的学生,他能熟记整个实验流程然后做出来,是属于比较踏实的,就可以引导他去做细节的东西,比如电池上涉及到某一参数的调试;对于那种社交比较活跃、反应很快,关注面广的学生,就需要引导他去做整体系统的东西,这样两人都可以做到很好,因为无论往细节钻研还是广的方向研究都是学问。”
“学术严谨、视野开阔、关心学生、谦虚低调”这几个形容词是学生对郑岳久的感受。研究生许同学说:“郑老师私下会找我们交流、谈心,很随和的;但在学术上他则是很严谨、很努力的。老师发表了多篇SCI一区论文,大家都有目共睹。有时做实验,温度特别高,一进去就汗流浃背,我们自己就可以做,但老师还会陪我们一起完成。”关于团队印象,许同学这样说道:“我们团队那种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许没有,但我们能感觉到团队搞科研的劲头十足,因为郑老师带头钻研的那么努力,我们学生怎么敢偷懒!”
记者手记:
人生并不是非要有惨痛的经历和令人铭记的转折才算是精彩;科研的辛苦和付出也不是非要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才能表达。当所经历的一切在外人看来是多么顺畅、平坦时,可能背后的付出是最多的。因为要一直踏实、努力才会让所经历的事看起来不惨痛,说起来云淡风轻。
供稿:新闻中心小记者 王宝燕
编辑:新闻中心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