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迎新这一季

05.09.2015  21:28

      9月5号,是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516号、1100号、334号校区,国顺东路校区和复兴路校区的2015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同时到校报到的日子。尽管天空没有“阅兵蓝”,甚至还下起了雨,但是洋溢在学校领导、迎新工作者、新生及家长脸上的笑容,使这一天胜似晴光。因为,随着新上理人的到来,“上理大家庭”更加壮大了!

 

我校各校区新生报到工作顺利进行(王博摄)

 


      为了做好这一季的迎新工作,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也是蛮拼的。数天前,学校迎新各项筹备工作就准备就绪。这也使得这一季的迎新工作,写满了学校的百年文化,写满了学校的关怀、引领和寄望。

 

各校区新生报到现场(王博摄)
       

      迎新季:让我们一起感受“上理大家庭”中的“家训家风”
      我们的四年汇成了上理的百年,我们的成功就是上理的成功。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中就蕴含着成才成人乃至于成功的“法宝”。“信义勤爱,思学志远”,这是上理工绵延百年的校训,也是“上理大家庭”的“家训”。看到学校在喷绘展板、环境布置、道路命名中都有的校训元素,材料学院新生桂天赐的父亲结合对“家训”的理解,告诉记者说,学校的校训内涵深刻,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爱”,爱国、爱家、爱人、爱己。在此基础上,要坚守诚信做人的原则和勤劳的品德。

 

材料学院新生桂天赐父子接受采访


      机械学院研究生新生张同学在参观校史馆的时候,对“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座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一个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这句话很有感触,他认为,学校先贤的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身处新的时代,要努力做一名有视野、有思想的合格的上理人。

 

  研究生新生参观校史馆


      在带领新生和家长游校园的志愿者王明烁看来,学校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每一栋楼都有故事,每一条路都有蕴含,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细细品读。

 

新生游校讲解员

                               

      纪念季:让我们一起重温上理抗战英杰的感人故事
        前天,我国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展军魂,扬国威,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学校也充分挖掘百年校史中抗战英杰的感人故事,做成相关的专题展板进行宣传展示,引来学生驻足观看。
    “原来上理有这么多抗战英雄!”,金融专业研究生新生何智辉讲到,看了展板,能很深刻地体会到,抗战时期学校的师生都很有理想抱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都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传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争取在学业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研究生新生观看抗战相关的故事展板

 

      入学季:让我们一起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在全国走在前列,今年6月,学校作为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接受了30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集中采访。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门专业课程,它更是需要学校方方面面来共同营造氛围、融于各个育人环节的重大工程,我们希望在新生开学之初,就能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埋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种子”,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为此,学校在军工路516号、334号和1100号校区都精心布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不同主题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新生和家长的目光。

 

  学生家长观看我校创新创业展板


      管理学院大一新生吴同学说,听学长学姐的介绍和看了创新创业的展板之后,感受到上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平台,希望我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过程的积累,了解创业模式,实现自己的创新创业梦想。
      在学校老体育馆报到处,一位新生家长看到上理的创业成果之后,也感叹学校对于创业学生的大力扶持。他说,希望如果有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加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勇敢创新,有所收获。

         

新生和家长接受记者采访

 

      成长季:让我们一起规划大学四年的成长旅程
        这个夏天,刚刚考取上海理工大学版艺院的李泽群同学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却犯了愁。原来通知书里面夹了一张精美的“明信片”,正面是校园地图手绘版,背面则是的主题内容“寄语四年后的自己”。李泽群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向学长学姐请教之后,在明信片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学规划,除了“术业有专攻”,她准备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丰富自我,同时在大三大四做些好的实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后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她说,这也是我汲取了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后做的决定,可能看起来是按部就班,但未尝不是一条理性的路。

 

  大一新生“寄语四年后的自己”(刘晓晶摄)

 

致四年后更好的我(刘晓晶摄)


      这张看似薄薄的明信片,蕴含了学校对新上理人的满满的期许。据活动策划者介绍,学校历来重视学生规划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决断能力、规划能力、执行能力都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备的素养。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以此启发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放眼未来,对大学四年进行规划,并在大学学习生涯中为之努力。据悉,一些学院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例如机械学院为新生准备了心愿瓶,写下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规划,并邀请学长学姐给新生写信,指导新生做好大学规划。

   

装着新生对未来一年规划的心愿瓶(王博摄)

 

致学弟学妹的一封信(王博摄)

 

中英学院新生家长会

 

  新闻中心王丹、田悦、董颖、凌志远、王洁、朱雯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