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台新创剧目集结进京展演取得圆满成功
原标题: 激活地方戏曲当代活力的新密码(附照片)
在京展演的沪剧《邓世昌》受到热捧。图为《邓世昌》剧照。 (由上海沪剧院提供)
地方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于不甘寂寞,主动出击,不拘一格拓展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呼应时代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需求,从而引发观众共鸣;在于跨越地域障碍,更多地走出地方,在更大的地域交流中将各自的剧种艺术发挥到极致,实现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在于每一部戏每一场演出中,诞生出让界内认同、观众欢迎的当代戏曲艺术大家
随着最后一出剧目今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上海戏曲艺术中心6台新创剧目北京展演临近尾声。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之际,上海戏曲界在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一次整体亮相。6台戏中,除了京昆各一台大戏外,有4台是沪剧、越剧、淮剧和评弹这些典型的南方戏,这几部戏出人意料地在北方观众中获得巨大成功,演出门票提前售罄,上座率均为百分之百。
在界内人士看来,此次进京展演的成功,为地方戏曲在当下如何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提供了有益思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南方戏能否在北京观众中产生反响,是我们来之前非常担心的,但现在我们看到,若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是可以帮助地方戏穿透地域障碍,获得广泛认可的。而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更多地走出地方,在南北交流中更好地发现地方戏的特点和优势。”这是此次新剧目北京展演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
拓展题材,呼应时代对主流价值观的需求
地方戏曲是传统文化最为立体和活态的展现,但却经历了漫长的衰落期。统计显示,上世纪50年代,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中国戏曲剧种有368个,到2005年消失了100个。目前,有74个剧种只剩下一个剧团。此前人们普遍认为,除了受到多种现代娱乐方式的挤压,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受制于地域因素,难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此次上海创作排演的地方戏,却激活了地方戏曲的“生命密码”。
地方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张鸣认为:“在于不甘寂寞,主动出击,不拘一格地去拓展题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呼应时代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需求,从而引发观众共鸣;在于跨越地域障碍,更多地走出地方,在更大的地域交流中将各自的剧种艺术发挥到极致,实现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在于每一部戏每一场演出中,诞生出让界内认同、观众欢迎的当代戏曲艺术大家。”
此次戏曲中心带到北京的几台地方戏曲作品中,除了越剧《铜雀台》之外,沪剧《邓世昌》、评弹《芦苇青青》和淮剧《八女投江》均为带有经典性的近现代题材,且不约而同地聚焦英雄人物,体现了创作者在体现主流价值观上的艺术自觉,其引发的巨大反响,也证明了观众对于此类作品的精神需求。实际上,地方戏曲根植于民间,从诞生之初开始,就天然具备了将真善美渗透到普通民众内心的功能。“传递主流价值观,对于中国戏曲的大多数剧种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馗这样说。
尤其是一些较为年轻的地方戏剧种,在突破固定样式、尝试各种题材上独具优势。比如沪剧,此番北京演出获如潮好评的新编历史戏《邓世昌》,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诞生的作品。它突破了人们对于沪剧“西装旗袍戏”的印象,以一出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戏,重新塑造了邓世昌这一民族英雄,艺术个性独特,消除了地方戏语言不通的隔阂。
南北交流,更好地发现地方戏的特点优势
题材的拓展只是第一步,地方戏要跨越地域障碍,扬长补短,将各自剧种特色发挥到极致,实现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近一年里,上海的地方戏曲院团正是以此为方向,对剧目不断打磨,努力在“高原”上铸就“高峰”。
上海评弹团此番进京展演的《芦苇青青》讲的是沙家浜的故事,在过去长篇评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一方面保留了经典唱段,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唱段,打出了“评弹音乐剧”的概念,使得评弹“唱词优美旋律好听”的特点得到了凸显。“很精致,说唱部分让我感到很舒服。”王馗这样评价。沪剧《邓世昌》就更是如此,和其它一些反映甲午海战的艺术作品不同,该剧没有正面表现战争,而是围绕邓世昌和周围人物的关系展开,以夫妻情、战友情、兄弟情来推动剧情发展,完成人物塑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这正是由沪剧的艺术个性所决定的:沪剧没有凝固的程式,这就要求它必须以展现人物跌宕命运、深入人物内心情感来取胜。
一团一策,体现上海对戏曲发展的全方位创新支持
6台新剧目进京展演,专家认为这既是上海戏曲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举行一周年之际交出的一份答卷,同时也是对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上海对于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全方位支持。其中最让人振奋的,莫过于青年一代戏曲人的整体亮相——
沪剧《邓世昌》中,观众看到上海沪剧院一批男演员已经成长起来。排演这样的男人戏,这在十年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整个沪剧院只有三十几个人。
越剧《铜雀台》中,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由3位男演员许杰、徐标新、齐春雷出演,宓丰、顾爱军等担任配演,预示着上海越剧院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90后”男演员将成为主力。
评弹《芦苇青青》同样是中青年演员的集体展示,特别是近10位女演员,全部是年轻人。
人才缺乏是困扰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今中青年挑起海派大梁,一方面显示了上海戏曲后继有人,同时也让戏曲院团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人才培养的目标。今年年中,上海公布了《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以人为核心、完善优秀人才培养引进政策等。在此基础上,戏曲中心旗下各院团以“一团一策”的创新方式制订了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据了解,上海沪剧院计划用3年时间,由老艺术家们传承3部大戏和几十个折子戏给青年演员,同时借明年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团成立五周年之机,为他们度身打造一出新剧目《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并排演全本《借黄糠》。
除了青年演员团之外,由戏曲学校定向培养的2013级沪剧演员班的27位学员也将于2018年毕业,这意味着一批“00后”演员届时将登上沪剧舞台。
戏以人传。加大对正在成长的青年人才培养,正是地方剧种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