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首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举行
为探寻科创法治之路,日前,上海市法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举办首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申城,聚焦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法学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智慧碰撞与对话交流。
据了解,首届论坛以“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法治保障”为主题,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在致辞中阐述了举办上海科创法治论坛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上海要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法治的支撑,尤其离不开鼓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正基于此,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讨论决定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承办上海科创法治论坛,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在理工、产业和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在相关领域的雄厚研究力量,吸纳来自沪上乃至全国法学界、实务界和产业界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法治保障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一个自由研讨的学术平台。”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在主旨发言中就下一步重点推进的12项工作进行了介绍。据悉,上海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信用标准,拟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水平。吕国强透露,目前上海知识产权局还在协调市司法局等政府部门推进知识产权纠纷社会预防和调解工作,组建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队伍,依法规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分别就“鼓励科技创新的金融财税刑事法律政策”、“激励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以及“促进科技创新的竞争政策”等三大主题展开了深度剖析。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彭辉通过收集检索1980年至2015年中央政府和上海市地方政府出台的217份科技创新政策,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视角,剖析了制约本市科技创新的法律障碍和现实问题。彭辉提出,应进一步健全科技立法体系,依据上海市地方科技发展需要,及时开展科技立法的废改立工作,关注科技立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可实施性,健全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刚性。在当天的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孔祥俊担任首任院长。据介绍,新成立的上海交大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将紧密结合上海交大的理工、产业优势以及近年来上海交大在人文社科领域突飞猛进的努力成果,聚焦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推进落实,以“知识产权”和“竞争政策”为主线,对各种法律现象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法学研究、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来源:中国上海 2016.10.27
原文: 首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