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聋哑人员戒毒所 吸毒者现家族式特点

24.12.2014  11:43

  聋哑人吸毒呈现多发态势,市司法局下属的全国首个集中收治聋哑吸毒人员的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一年多来共收治了17名聋哑吸毒人员,而近半月来收治了5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特殊群体,带着诸多疑问,晨报记者于昨天独家走进了这个特别的戒毒强制所。

   聋哑吸毒者多为家族式

  “我们所成立至今,除近千名普通吸毒人员外,共收治了17名聋哑吸毒人员,而这个数据在半个月前,还为12名。”上海市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副所长查永刚介绍,该所是2013年8月正式挂牌,收治吸毒人员,与此同时也收治聋哑人这一批特殊人员,过去,聋哑人员都是分散在不同的戒毒所里,并没有一个集中收治的地方。

  查永刚说,从收治人员数量中,能够明显感到聋哑吸毒者的增长。“过去一年多收治了12人,最近从12月1日到23日,已经收治了5人,这个数字增长很可怕,集中收治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帮教。

  “从目前收治的17人情况看,年龄段全部为30岁以上,其中9名为30-50岁,8名为50岁以上。”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聋哑人专管大队王维介绍,从夏阳所目前收治的聋哑吸毒人员情况看,其中突出的特点就是“抱团”以及“家族式”吸毒。“大多数人的第一口都是聋哑人朋友介绍的,你一口我一口就吸上了,他们定期还会组织聚会,抱团性很强。此外,聋哑人的另一半也有不少也同是聋哑人,夫妻、兄弟共同吸毒情况也不鲜见。

  由于聋哑吸毒者大都没有固定工作,家境通常比较拮据,为了筹集毒资,不少人铤而走险选择了盗窃或者以贩养吸。“我们刚收进来的一个人,曾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6次,其中3次就为盗窃。

   民警接受手语培训

  查永刚表示,尽管聋哑吸毒人员只占到该所总人数的1.5%,但考虑到他们既是违法者,也是弱势群体,同时不少人还是年幼时输液不当导致的后天性耳聋和尚在治疗期的病人,在管理以及今后回归社会上需要特别注意。集中收治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这一特定人群生理、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

  不过,对于他们的收治、管理,依然存在不小的难度,夏阳所一开始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难度。“首先就是沟通,开始我们通过纸笔交流。但没多久就发现聋哑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部分人仅能写下有限的几个字句。后来,我们只能通过比划或者是其中一两个尚有部分微弱听力的聋哑学员进行翻译。

  为了解决沟通难题,夏阳所专门联系了专业人员前来给民警进行过短期培训,“所里同事的爱人是学特殊教育的,会手语,给我们民警义务上了辅导课。”培训过后,民警能够通过简单的“吃饭”、“睡觉”、“上厕所”等手势与聋哑学员进行沟通。查永刚表示,目前考虑引入社会力量,给戒毒所民警展开专业、定期的手语培训以及更多心理疏导课程。

   [相关链接]

   禁毒条例》有望列入立法规划

  上海心工坊社工师事务所负责人顾忠有着多年和聋哑人打交道的经历,也是上海多家电视台手语翻译。“从我接触到的聋哑人情况看,这个吸毒人数仅仅是冰山一角,聋哑吸毒者的人群肯定远远高于此,这也是我所一直关注的问题。”顾忠认为,成立专门收治聋哑吸毒者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十分有必要。“我曾经接触过一个聋哑人,他把家里的房子租给盗窃团伙,盗窃团伙以毒品充房租,免费给他吸食,由此染上毒瘾。”他认为,对于聋哑吸毒者,不仅仅需要帮助他们生理戒毒,更需要更多心理干预。“聋哑人戒毒后,如何回归社会也是一个更需要重视的课题。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姚建龙表示,上海已经在研究地方性立法《上海市禁毒条例》,“2008年的时候国家曾经出台过一个《禁毒法》,此后国务院也出台过《戒毒条例》,但是上海地方性的相关条例并未出台。”与之相比的是,苏浙多省市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目前,上海市人大已经将《上海市禁毒条例》列入明年正式立法规划中,这一空白有望填补。”姚院长期望,新的《禁毒条例》中,能够在分类管理、分类戒毒上有所突破,“对于聋哑人这类的特殊人群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