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距离"全球城市"有多远 海派文化对外影响还不够
东方网7月11日消息: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建非领衔的研究课题组,不久前曾就上海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在上海本地人士、外省市人士和外籍人士这三类群体中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从国际化城市向全球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上海在跨文化交际上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提升。
上海人外语不错?
老外不这么看
报告显示,居住上海的外籍人士对中国邻居的印象“冰火两重天”:感到上海人“热心仁爱”、“友好”的分别占到16.03%、35.86%;但是,反映上海邻居“不太交流”、“不友好,难交流”的也有40.51%、7.59%。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人与外国人对市民外语交往能力的评价有较大落差:被问者自我感觉不错,外国人觉得不够顺畅。
在被问及英语口语能力如何时,选择“非常流利”和“比较流利”的被访上海本地人士达6O%,外省市人士选择这两项的总计42.46%。但是,当外籍人士被问及“在上海用英语与当地人交流时觉得是否顺畅时,选择“不是很顺畅,很难与对方交流”和“根本无法和对方交流”两项的合计百分比是73.84%。
陆建非认为,全球城市的各项衡量指标,既包含对高素质外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包括对普通市民外语水平尤其是英语普及程度的要求。市民的语言交往能力是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对市民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意思的是,类似的相关调查同时显示,外籍人士在沪生病或身体不适时,仅22.32%选择去上海本地医院就诊。语言障碍是外籍人士在本地医院就诊的重大麻烦,具体表现在本地医院医生护士的外语整体水平不高、医院缺少全方位的英语指示信息等。另外,外籍人士在沪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是地铁、出租车和步行,上海公交汽车及站点缺少英文信息及时刻表,导致外籍人士不敢选择公交出行方式。
海派文化如何“外传”?
陆建非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城市,其独有的海派文化对外籍人士的影响力和传播度都还远远不够。
报告中关于上海特色文化的部分显示,外籍人士一致认为最能反映上海海派文化的是上海的建筑文化与饮食文化,二者都拥有相当高的得票率。与之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上海的书画文化与音乐文化,得票率比预想的低得多。
报告还统计到,高达86.08%外籍人士和51.37%外省市人不知道上海的市花是什么,这令人感到遗憾。此外,外籍人士对上海特色文化活动的知晓度排列依次为:上海国际电影节、F1上海站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城隍庙元宵庙会。最能凸显本土民俗特色、也传承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隍庙庙会敬陪末座,这也说明上海在民俗保护与可续性发展上存在不足。
外籍人士是愿意学习、融入中国文化的。报告显示,68.85%的受访者学习过中文。在华时间越长,学习过中文的比例越高,在华时间超过五年的受访者中82.23%学习过中文。
如何发扬民族文化特色,在文化上讲好中国话语,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