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街头流行“的确良”
▲ 视频来源:《上海故事·的确良的记忆》
“的确靓”的“的确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种叫“的确良”的面料风靡全国。“的确良”是英语“decron”的粤语音译,最早引进这种面料的广东人把它译作“的确靓”,传到北方后,因为那个时候大多数人根本不懂“靓”是什么意思,就改成了“的确良”。
在此之前,中国人的衣服大多是棉麻的材质。解放后,由于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在“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下,棉花的种植必然要让位于粮食生产。为了解决棉花少纺织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从1954起我国开始发放布票,实行计划定量供应,各种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类纺织品都要凭布票购买。于是穿打补丁的衣裤、戴保护衣袖的袖套,便成了那个年代的特征。
▲ 七十年代的布票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上开始流行一种新的合成面料,那就是“的确良”,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涤纶”。这是一种从石油、煤炭中提炼合成的材料。为了让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穿得漂亮,六十年代初,上海开始了这种新兴合纤维的研制工作,仅用了三个月,就成功织出了“的确良”面料。
补丁不再的新时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中国经济困难时期,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写照,因为当时中国人穿的大多都是粗布衣服,牢度并不大,很多人还记得那个时候,衣服最容易磨损的地方是上装的衣领、袖子和裤子的膝盖、臀部,那时家家户户都很困难,节约起见,只能打上补丁继续穿。
而自从有了“的确良”以后,原本衣服上常见的补丁看不见了,因为“的确良”质地牢固,哪怕穿到最后都透明了也不大会破,还可以继续穿。从那时开始,中国人穿衣服不仅要求保暖,而且讲究美观漂亮了。“的确良”对中国人来说,是旧穿衣时代的终结,是新穿衣时代的开始。
▲ 身穿“的确良”衬衣的青年
“上的下的”的幸福感和传统的棉布相比,“的确良”挺括不皱,易洗易干,质地坚固,经久耐穿,而且色彩亮丽,不易褪色,对于穿惯了灰暗衣服的老百姓来说,“的确良”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深受青睐。更重要的是,买“的确良”不需要布票,没有购买的限制,因此,虽然“的确良”的价格要比棉布价格高出很多,但只要商店里一有货源,就会被大家抢购一空。
▲ 市民在布店购买“的确良”
不仅“的确良”面料在绸布商店里抢手,“的确良”成衣更是在服装店里供不应求。当时的青年人上穿“的卡”上装、下穿“毛的”裤子,被称为“上的下的”。穿着这样一身行头走在街上,一路上都会引来周围许多羡慕的眼光,那感觉真的是老好了,不亚于现在穿着一身世界名牌,走路的时候连头都会情不自禁地高高昂起。
▲ “的确良”军装
▲ 影视剧中出现的“的卡”中山装
促成金山石化的建成“的确良”不仅受到上海人喜欢,全国各地到上海来的人也都把购买“的确良”作为他们的重要任务。1971年,毛泽东主席坐专列南下视察,途经上海稍作休息,到了开车时间,专列乘务员们才纷纷一路小跑赶回车上。原来这些年轻人利用休息时间购买“的确良”去了,因为这东西只有上海买得到。
听到这些年轻人大谈“的确良”的好处,主席沉默不语。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就和周恩来总理说:“我们能不能也搞点化纤?不要让老百姓穿衣这么千辛万苦。”
不久,一份有关的技术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1972年2月5日,这份报告上有了毛主席的圈阅和周总理的批示。没过多久,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在上海开工建设,这就是后来的金山石化总厂,它的建成投产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缺衣少穿的问题。
▲ 金山石油化工总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1972年金山石化建设到1983年废除布票,正是以“的确良”为代表的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衣被天下”的梦想,才能实现让13亿中国人都能穿得暖、穿得体面。可以说,在中国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穿衣的差距是最小的。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即使是贫困地区,男女老少的衣着与发达城市的居民相比差距也是很小的。
也许今天人们已经不再留有“的确良”衬衫或“的卡”中山装,但是人们会把“的确良”的美好记忆深藏在心底。
—本周故事讲完了 下期再会—
分享: 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可将本文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即可订阅。
历史文章: 关注账号以后,选择“历史文章”即可查阅历史记录。
点击“ 阅读全文 ”,观看更多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