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补短板补出干部精气神 直面痛点难点勇于担当碰硬

14.08.2016  04:34

■人民日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 谢卫群

  一场大雨过后,阳光瀑布般泻入上海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的家家户户。从前,这里家家有违法建筑,叠床架屋,逼得村道如肠,“连猫穿过都得扭扭腰”,阳光成了奢侈品。村里污污糟糟,安全隐患重重。过去几个月,这个多年的“黑村庄”拆除57万平方米违建,成为上海市着力“补短板”的缩影。

  去年上海两会期间,浦东新区一位人大代表带来合庆镇70岁黄妈妈的发问:“环境太差了,何时能改善?”上海市主要领导当即回应:“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一定采取措施整治,不让‘黄妈妈们’失望。

  一年来,上海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直面违法搭建、环境污染等城市发展中久治难愈、矛盾集中的痛点、难点。截至目前,全市拆除违建2100多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近九成。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今年重点工作为何铆牢乱搭乱建和交通违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短板”不放?“短板制约,既是影响协调发展的难点,也是引发重大风险隐患的薄弱环节。”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这是检验我们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水平,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检验我们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试金石。

  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环境脏、乱、差、危,成了非补不可的“短板”。这一补,补出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

  地处虹桥国际机场北侧的许浦村,村民约2000人,却集聚了3.5万外来人口、近300家企业、600多个违法经营摊点,许浦河污染严重。去年11月,闵行区和华漕镇宣布整治“五违”(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很多人摇头:华漕镇干部真敢碰硬吗?违建利厚,村干部也有份,舍得拆吗?

  华漕镇党委集体与许浦村主要干部谈话:拆违是否得力,检验的是为人是否干净,面对困难是否担当。很多镇干部蹲村办公做思想工作,人晒黑了、累瘦了、嗓子说破了,和村民却亲了。许浦村村主任率先拆了自家违建,紧接着,村集体企业也拆了。如今,小村脱胎换骨,重现鸟语花香。

  积重难返的痛点在慢慢消失。黄浦区聚奎新村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地处老城区,违建随着居民人口扩张绵延堆叠。18个工作组用了20天,从天天挨骂到让居民安心签约拆除。居委会书记邱定珠认为,只要换位思考,全心全意帮助解决实际居住困难,群众自会拥护。

  环境整治攻坚战还在继续。7月26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生态空间、总量控制等4大类21项具体指标,其中15项为约束性指标,要求严格落实,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各项指标任务一一分解落实、跟踪评估,用法规固化环境整治成果,继续推动扩大战果。

  (原载8月1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