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变革:出新药比出论文更值

21.01.2016  10:39
  2015年,上海药物所这个已有84年历史的新药创制“国家队”,获得5个新药的临床批件,10个新药处于临床阶段,1个新药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注册,转化科技成果15项,合同总额达8亿元,让很多科研院所羡慕不已。
  
  但上海药物所副所长李佳坦言,此前,研究人员不得已将研发完成的专利或技术转让出去,影响了新药研发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困境是如何突破的?药物所“出新药”比“出论文”更值的改革,积极筹建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是关键。
  
  2015年,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大幕拉开。在药审改革中,实现了持有人和生产企业相分离的制度,药审批文从此可以批给科研人员和研发单位,这样不仅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新药研发,还能减少重复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从此能更好地在上海生根。
  
  但李佳认为,在创新活力上,上海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有了国家机制政策的辅助,上海还缺乏向全市中小药企辐射服务的全链条,以及能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的综合型技术平台。
  
  2015年,作为“三权”改革试点的全国首批20家中央事业单位之一,上海药物所试点实施“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筹建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
  
  副所长叶阳说,过去无论内部还是外部评价,都以“出论文”为导向,不利于“出新药”。于是,药物所了打破以发表SCI论文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机制,围绕“出新药”核心目标,将临床批件、新药证书与岗位聘用挂钩,获得临床批件的团队可获高级职称评审名额的奖励,获得新药证书更可奖励两个正高级、4个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名额。
  
  “药物所的基础研究,不纯粹是好奇心驱动,科研人员也可以自由探索,但需要围绕研发好药的总目标。”李佳透露,所内集中新药研发优势资源向“出新药”倾斜。目前已按照每年5000万元体量,连续5年推进新药研发,采用“以疾病为中心、以领域首席科学家领衔、多学科协同”的大团队合作模式。同时,他们打破课题组长“只进不出”惯例,通过定期考核建立课题组长退出机制,并以优厚待遇面向全球公开选拔人才,去年共7名可胜任课题组长的科学家加盟。
  
  结果表明,变化是值得的。去年全所遴选自主部署项目51项,形成“发现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转化一批”的新药研发良性态势。
  
  自2000年起,药物所确定了马来酸蒿乙醚胺作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1.1类候选新药,十余年的研究证实其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异常反应,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2015年6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原创候选新药“马来酸蒿乙醚胺”,正式拿到临床批件。
  
  药物所还与企业合作新药。代号为“971”的抗早老性痴呆候选新药已进入Ⅲ期临床,具有良好成药前景,有望告别全球抗老年痴呆类药物市场连续14年无新药可用的现状。
  
  此外还有近10个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研发新药,人才是关键。从进入上海药物所开始,陈凯先院士和他所在的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1988年6月,陈凯先结束了在法国的访问研究后回到了祖国,除了带回工作所需的大量技术资料和计算程序外,还用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为所里购买了一台计算机。回国后,他亲自动手和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起搬运资料、安装设备、移植调试带回的软件,建立起基本的工作条件,在药物设计方法和软件研究、药物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
  
  二十多年过去了,经过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断开拓发展,如今上海药物所药物设计和发现中心已经成为药物设计领域中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集体。 【来源】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