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如何形成后发优势 “洋高参”建言献策

03.11.2014  08:07

  全世界现有3000多个自贸区,诞生只有一年的上海自贸区如何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在昨天举行的第2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一批上海市的“洋高参”们以国际企业家的视野,集思广益,既提供思路,也指出不足,为自贸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注于促进创新型产业

  诺华主席林浩德在发言中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要关注于促进创新型产业。他认为,通过科学来推动的创新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而且将带来可持续增长。另外,创新的基础是人的技能和想像力,而人的技能是丰富、可持续的资源,这样的创新可以帮助中国应对越来越多因为老龄化、城市化带来的医疗挑战。在中国进行一些创新,可以惠及世界各地的其他患者,进一步增加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透明连贯执行负面清单

  西门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在专题发言中指出,更加透明、连贯地执行负面清单政策,将进一步增加投资者对于上海自贸区的信心。他表示,自贸区试点的金融以及贸易改革有着巨大的潜力,并且有望复制和推广到中国其他地区。他认为,自贸区内的负面清单政策增加了透明度,也简化了在中国投资企业的办事流程。然而清单上所列的名目数量依然庞大,这恰恰是阻止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最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