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能否引领中国“大纤维”产业 专家建议深入调研全面布局

18.09.2016  07:04

  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先进制造业?几位来自北京和上海两地,长期从事智能制造、半导体装备、自动化仪表、钢铁、纺织科学、纺织机械和科技情报等领域研究的专家,自发组成了一个工作组,经过将近1年时间调研,日前建言上海充分用好老工业基地的基础,抓住初现端倪的“大纤维”高新产业机遇。

  “大纤维”是什么?它和传统纺织业有何关系?上海有没有可能率先抓住“大纤维”发展机遇?记者专访了三位工作组成员——原二纺机副总工程师周锦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缪其浩,以及中德智能制造与工业4.0标准化联合工作组专家王健。

  “大纤维”产业群初现端倪

  什么是“大纤维”,它的用途何在?

  穿上一件“大纤维”织成的衣服,就等于具备了电脑、手机、太阳能电池板和信息采集器的功能,这还仅仅是在服装方面的局部应用而已。

  周锦碚多年来一直在观察国际同行的新动向,近10年前就注意到国际上纺织纤维领域出现颠覆性创新迹象。特别是2013年德国在提出工业4.0的几乎同时,制订了一个属于工业4.0范畴的国家项目:“未来纺织”,并作为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典范。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推出有关纺织技术产业集群的国家战略和研究发展计划。美国的“革命性纺织”概念虽然推出时间稍晚,但是力度强劲。今年4月,美国宣布,在麻省理工学院组建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8家研究中心,就是由国防部牵头的革命性纤维与织物制造研究中心。一位前美国国防部高官甚至说,“对美国军队来讲,纺织行业的重要性仅次于钢铁”。而我国尚未从整体的高度来认识新兴纺织技术产业集群。

  王健说,专家们汇集和研究了各方信息,还拜访了几位相关领域院士,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一个以智能纤维为基础的新兴技术产业群将要诞生。其核心技术在于制备多种材料、结构和功能的新型纤维,可在纤维上实现传感、通信、计算、执行和储能等功能;这样的纤维织物具有巨大的智能应用前景,可能渗透进庞大的下游产业,为那些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

  由于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称呼,专家们认为可以把这个未来产业集群命名为“大纤维”。“纤维”保持了与纺织工业的血脉联系,“大纤维”突出了下一代智能纤维技术的多学科跨领域特征,特别是其产业链和颠覆性影响将延伸至其他许多重要行业的特质,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纺织行业。

  “母亲工业”能否再出发

  纺织曾是上海的“母亲工业”。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行业大调整,纺织行业的规模已大大缩小,传统生产能力也已基本退化,上海是否还具备引领中国“大纤维”产业发展的领域知识和基础条件?

  周锦碚指出,目前全国纺织行业的两院院士中,上海仍占大半,上海的东华大学一直是国内实力最强的纺织院校,仍然在包括低维材料等一些大纤维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优势。

  缪其浩则从“领域知识”角度探讨了从“母亲工业”迈向新兴技术产业的一个依据。城市的领域知识在于多年产业发展积淀下来的产业技术知识和专业人才经验。有些地方传统工业虽然衰退甚至消失了,而留下领域知识在该行业发生颠覆性创新时可能成为优势。

  缪其浩研究了近来热门的金融技术地域分布。数据表明金融技术行业现聚集在硅谷、纽约和伦敦这三个地区。金融技术并不产生于传统金融行业,以新创企业投资计算,新技术源头硅谷稳居第一;但实际形成的金融技术行业从业人数的排序却是反过来的:伦敦4.4万人,纽约4.3万人,而硅谷仅仅1.1万人。

  可见,传统金融中心城市在相关新兴产业形成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专家们认为,上海率先推进“大纤维”研发和产业发展存在基础和优势。德国工业4.0的未来纺织国家项目也是定位在传统纺织基地萨克森州和图灵根州,这绝非偶然。

  上海需深入调研全面布局

  几位专家都提到,“大纤维”的发展还处于成长曲线的初始端,目前仅少数细分领域在美、德等国开始进入产业化,一些最具突破性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在研发阶段。上海需要深入调研、制订规划,进行科研、产业化和创新的全面布局。

  “大纤维”与纺织虽然有血脉联系,但是它并不是传统纺织业的自然延伸。国外从其上游的材料科技,到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乃至下游的庞大应用领域都参与其中。类似一种“汇聚技术”,它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作支撑。来自北京的王健认为,上海就同时具备门类齐全的科研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言,仍然在国内有较大优势。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