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拟变身“新门户” 缝合南北重构发展空间
上海老北站和上海火车站曾经是上海对外交通的主要门户。未来,它们将在城市更新中整合南北联系,成为上海的新门户。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初步设想了3段发展战略,而经过9个月的评选,铁路上海站地区城市设计大学生竞赛的评选结果刚出炉。哈佛、同济等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设计方案将为进一步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思路。明年,铁路上海站地区改造具体规划将会正式上报市级部门。
铁路上海站至老北站地区位于苏河湾南部,地处上海中心城区,拥有地铁1号、3号、4号线。然而受制于铁路的阻隔,其空间产出与效益远不及相同条件的其他地区,南北两侧发展也不平衡。如何让这一地区焕发新生?此次,哈佛大学的上海新门户方案夺得一等奖。方案提出,建造一根长1.7公里、宽60米的商业公共步行走廊,把火车站和各个地铁站串联起来。
事实上,本次获奖的6所国内外高校的方案都将上海站进行了空间重构,打通交通瓶颈,利用铁路上盖或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怎么样突破铁路的制约。上海的建设用地到了天花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应该提高容积率。”
规划部门表示,这些方案将为上海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实际项目提供参考,但并非正式改造方案。规划部门本身的设想是将这个区域分为东、中、西3段进行改造。西段恒丰路至南北高架,改造大统路,新建环形换乘轨道和南北立体广场。中段即南北高架至西藏北路段,可能建铁路上盖、主题公园。东段则为西藏北路至宝山路,将有铁路上盖文化中心、跨铁路南北联通等。整个区域的改造中,可能将增加跨苏州河的桥梁。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原总工程师:“具体道路肯定都要打通,几条沿江规划的几座桥,比如昌平路、曲阜路桥,使两岸的连接更加便捷,尤其是方便步行出行。”
与此同时,不夜城地区也将构建立体交通体系,加强与苏河湾地区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