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交大校长《自然》杂志谈高校改革入选2014年上海十大科技事件[图]
上海科技报评选“2014上海十大科技事件”
1. 定下战略方向建设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时,要求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由此成为上海各界的热点话题。
2. 期盼产业腾飞
40纳米级北斗“中国芯”发布
2014年11月27日,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上发布了首枚40纳米级的北斗射频芯片——“航芯一号”,此举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得到突破。主要用于军事的国产北斗芯片以前的最小尺寸是55纳米级,导航系统需要装入2枚这样的芯片分别对应射频和基带功能。如今,“航芯一号”实现了40纳米级射频基带一体,在功率、电耗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为其飞入寻常百姓家铺平道路。
3. 再添科研航母
上海蛋白质科研设施试运行
“科研航母”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2014年5月首次亮相。该设施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中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于2014年底正式面向多用户、多领域开放。为了形成国际一流的蛋白质科学研究体系和国家蛋白质科技的重要创新基地,我国在2008年11月将“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目前,上海设施是国际一流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
4. 推动产学研结合
提出柔性电子新理论
物联网和智能物品的核心技术——柔性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获得重大科研进展。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仇志军副教授与刘冉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提出了水氧电化学反应与有机薄膜载流子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模型,为全球科学家攻克柔性电子领域产业化中重大科研难题指明了科研方向。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27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
5. 冷门领域的开拓者
成为环形RNA研究领域佼佼者
2014年9月1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杨力课题组和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课题组关于环形RNA研究的最新进展,课题组通过计算分析与实验手段相结合,首次证明了内含子RNA互补序列介导的外显子环化(环形RNA形成)。这一系列的发现,揭示了环形RNA这一类新型非编码RNA体内的广泛存在。
6. 热点领域成果不断
“最强大脑”的科学基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组发表在2014年10月24日《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干预“延迟期”小鼠大脑内侧前额叶的电活动影响了记忆任务的学习正确率。该研究有利于理解工作记忆这一核心脑功能的机制。为了检测在“延迟期间”小鼠前额叶电活动对学习记忆任务的重要性,李澄宇研究组使用了“光遗传学”这项较新的技术。有趣的是,一旦小鼠熟练掌握了任务,对电活动的操作就不能再影响做任务的正确率。
7. 走在国际领先路上
黑洞吸积研究获国际认可
2014年8月,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袁峰研究员应邀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年度综述》杂志发表了题为《黑洞热吸积流》论文。这表明中国的黑洞吸积研究已经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袁峰研究员较早就投入了该领域,十几年来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8. 攻克疾病堡垒
揭示肾上腺库欣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机制
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及其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通过对49例肾上腺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肾上腺皮质肿瘤样本进行全外显子和转录组测序,发现了PRKACA基因上L205R热点突变与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发现了DOT1L、CLASP2等基因突变与其他亚型的关联。研究成果于2014年4月3日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9. 高校改革路在哪里
上海交大校长谈高校改革
2014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在《自然》杂志发表《中国大学“三步走”改革——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的署名文章。文章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能力与科技产出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概述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如何通过系统、制度性的改革创造出创新文化氛围以及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10. 科普也需要创新
首届上海科博会举行
为期4天、以“智慧城市——让生活更完美”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2014年12月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上海科博会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汇集了中、美、日、韩、法、丹麦及中国港台地区的3100余件展品,旨在通过对科普产品的创新性诠释,推动科技产品科普化,让公众更加了解科普产品,科学使用科普产品。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14.12.31
原文: 2014年上海十大科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