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不可预知的灾难将一切农作物摧毁,人类有没有可能重建农业生产?专家说:有种子就行。因此,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保护本国专属植物资源的种子库。
在闵行区北翟路上的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大楼一层,也有这样一座“种子方舟”,40多个类别近20万份的种源被常年保存在低温中,其规模仅次于北京的国家种子库,且品种与国家库互补。不久前,种子库中又来了一批新“客人”:西藏的药材、美国的生菜。这些来自各地的植物种子究竟有啥用?记者推开了这座宝库的大门。
只要保管妥当,百年后也会发芽 在这座名为“上海农业生物基因库”的种子库外墙上,除了藤蔓,还有12个黑色电闸,分别用来控制短期库、中期库和长期库的温度。其中,短期库10℃、中期库0℃、长期库零下18℃,如果温度正负超过了2℃,就会发出警报。
走进种子库,颇像一座图书馆,只不过书架变成了近3米高的不锈钢柜子,一袋袋种子安静地躺在柜子中的抽屉篮筐里,如同一本本书。进入种子库的种子必须“身强体壮”,体检活性在90%以上。入库保存时,约3000粒同品种的种子被装入一个锡纸包,每120包放入一个抽屉。
在库里查找种子的过程,也和借书类似。在服务台的电脑上检索一下,就能查出某种种子位于哪个抽屉,从种子锡纸包装上的标签上,还能查出种子的“父母”是谁,哪一年“出生”。
一般的种子大都保存在短期或者中期库,特别珍贵的才会“入住”长期库,越往里面,大门打开的次数越少。目前,约有15万份种子保留在中期库,1万多份种子保留在长期库。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主任龚丽英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些种子会一直沉睡下去,只要保管妥当,即便百年后种下也会发芽。 为选育新品种,到乡野收集种子
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有一个“末日种子库”,不遇末日不打开。而上海的种子库,尤其是中短期库,则为科研取种常开方便之门——想要培育出更好的农作物品种,离不开丰富的种质资源。
目前,种子库中存有约20万份种子,其中七八成都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水稻种子。人类种植稻谷至今已有1万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稻谷受地理、气候的影响,演化出无数品种,其中不乏在产量、抗倒伏、抗虫、耐药、口感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在农业专家看来,一株秉性特异的水稻可谓价值连城,因为特异的秉性得靠基因突变,数量相当稀少,且往往需要许多年。
身为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罗利军至今保持着到乡野收集种子的习惯。他说,早些年经常看国外科学家到中国来“收种子”,就觉得我国应加强对本土种质资源的保护。由罗利军带领团队选育出的节水抗旱稻,其基础就来自一批野外的旱稻种子。
每当新一代杂交水稻诞生,或者市农科院专家向同行要到了新品种,就是种子库迎来“新居民”的时候。罗利军说,这座以水稻资源为主的种子库,正在向一个囊括禾谷类、蔬菜类、油科类和药材类为一体的综合种子库转型。眼下,这个梦想正以每年2万份种子入库的速度在实现。
本报记者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