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启动针对教师评价的"指挥棒"改革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上海理工大学再出招:将针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设立区别于常规教师的考评体系。对在课外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学校也将出台相应的工作量考核办法,将其计入绩效。
启动针对教师评价的“指挥棒”改革,是上海理工贯彻落实上海加快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以下简称“22条”)的实质性举措之一。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炜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2条”政策内涵相当丰富,但在“落地”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与高校现有的对教师的管理、考评机制还不相匹配,需要通过改革,予以体制机制突破。
在创新创业上,面向学生开展分层教育
在沪上高校中,上海理工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这里孕育过很多“试验田”。从2007年开始,上海理工每年开办创业教练营;2009年又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创业班”以及“创业管理”第二专业;2010年起,学校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2014年又成立了沪上高校中唯一一个大学生自主管理的专利咨询室。
考虑到大学生各不相同的成长背景、专业背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上海理工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时,启动的是分层教育。
“这些年每年考进我们学校的学生中,有一小部分是企业家二代,子承父业的想法非常明确。”从这一部分具有极强创业意愿的学生中开展选拔,对其加强创业的系统教育,这在上海理工早有试点。
上海理工开设的创业班,首期26名学员中,目前有20人成功创业。创业首期班学员段毅均目前已经在启动自己的一个机器人创业项目,手握多项专利。他回忆说,创业班在招生的时候,就邀请企业界人士担任考官,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组队完成项目是家常便饭。教育的内容不仅涵盖市场营销、法律等创业的各个方面,还要求学生晨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等。
与创业班相呼应,针对一些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上海理工还另辟卓越班。卓越班的办学目标是“人人有创新项目、人人有专利、人人拿到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奖励”。这个规模30人的班级目前已是全校小发明、小创造的集聚地。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个国际级的大赛上,都有卓越班的学生摘获大奖。
从今年开始,上海理工修订了本科生培养方案:2015级本科新生入校后须必修总计4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大作业”。和学校以往设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不同,“大作业”更注重以理论应用、创新实践以及成果认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学生用4年时间来完成。最后的认定标准涵盖高水平论文、创业项目、授权专利、创新作品、创业成果等,和传统的打分制完全不同。
对教师启动分类引进、分类考核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理工结合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正在酝酿推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升级版”。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胡寿根说,不少高校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都遇到了两大瓶颈:一是师资,一是转化。“99%的教师没有创过业,怎么教学生创业?”
打造一支胜任创业创新教育的团队,上海理工启动了分类招聘。近3年来,该校每年净增的100多名教员中,除了招聘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师资,还引进了一部分创新创业师资。目前,该校已引进国家“创新千人”3名、国家“创业千人”9名;此外,学校计划今后3年内再引进8名国家“创新、创业千人”。
上海理工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持续推进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从2012年开始,学校和沪上原属国家机械工业部的8家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和“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目前,这8家科研院所已派出130多名优秀技术人才担任学校的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超过300人。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两年结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学校已经着手制定分类考评制度:对学术创新团队,以考核发表论文、完成科研项目为主;而对于知识服务团队,重点考核其获得的专利以及转化成果的情况。
他说,在开出政策口子后,结合最近上海“22条”的实施,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考评办法:为一部分有志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在岗创业的教师“量身定制”一把考评的尺子,让这一部分教师的评教授之路走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