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跨越3.0版本 办案周期缩短

21.12.2015  13:39

  对付执行案件中的“老赖”,查清银行账户成为关键。过去执行法官需要去银行挨家挨户查账,如今通过信息化系统,一个按键就能将老赖全部账户查清。日前,市人大举行关于“互联网+司法改革”的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记者获悉,本市法院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执行案件办案的平均天数从54天下降为35天,降幅超过三成。

  据介绍,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处于跨越3.0版本的阶段。上海法院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整合完善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门户网,包含有133个应用软件六大应用系统,含有57个子库的中心数据。上海法院已经建成了现代化数字机房、集约化云平台、信息管理中心、千兆级网络宽带、标准化法庭和高清视频系统。

  上海法院还做到了数据的即时生成,案件的及时信息汇总,可以随时包括收案结案存案等各个环节的情况。记者在司法审判资源库看到,该资源库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司法建议库目前有司法建议4026件,点击进去可以看到每一个司法建议涉及的案情情况及反馈的情况。司法公开库则整合了各类司法公开信息,一共有十个方面的内容,以裁判文书公开情况为例,目前裁判文书有960174件。而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法院对法官的评价信息也进入评价库。目前,上海法院已经和包括市人大、市政府等在内的87家单位,建立了点对点的连接。

  案多人少一直是上海法院面临的困难之一,而法官办案智能辅助系统则大大减轻了法官办案时查找文书的负担。它围绕法官在办的案件,可以向法官推送9个方面的知识库,同时还可以向法官推送22个实用计算工具,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近的案例,以及条文的释义的都能一键获取。而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系统,则运用了实时计算,关联挖掘,分析预测等技术,对裁判文书当中的61项要素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遗漏诉讼请求、法律条文引用不当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对一个法院某一个阶段的判决书进行分析,形成“体检报告”反映出该院某个阶段法律文书存在的问题。针对电信合同纠纷这类法律关系比较简单的批量案件,系统中的30多种简易案件快速审理的模块,可以自动生成500多种法律文书。据悉,黄浦区法院2015年1月到11月,利用该软件办理了3498件电信合同纠纷案件。

  信息化还进一步促成了执行周期的缩减。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实现了法院和包括银行在内的41家关联单位的点对点查控,还扩大了查控的实际效果和辐射面。执行法院只要在系统内键入被执行人名单,提交查询申请,发送到银行,银行很快就会把反馈信息通过网络传回,避免了传统的执行法官跑银行挨家挨户查账的麻烦。截至目前,上海法院共收到银行反馈查询结果1511万余条。据悉,点对点系统查询有严格的授权管理控制,能确保当事人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