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成员粉丝总数近百万--上海法治传播新媒体联盟吹响集结号
2015年12月4日是全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正值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宪法宣传周,对于上海新媒体普法人来说,它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因为当天也是上海法治传播新媒体联盟一周岁生日。
作为全国首个法治类新媒体联盟,它由上海市法宣办牵头成立,成员近100位,涵盖政府、媒体、社会多个领域,是动员各方力量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平台。365个日夜、8760小时,共发布微信普法文章26282篇、总阅读量30196045次、总点赞数223245个,粉丝数将近100万。
联盟是什么
据了解,上海的新媒体普法联盟主要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政府,比如上海市司法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二是媒体,比如上海法治声音、上海法治报、一号专案等;三是个人,比如微信公众号“法眼观察”是上海浦东法院的一位法官运营的,“法治境界”是上海市纪委的一个工作人员运营的等等。
从主体上看,上海新媒体普法联盟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新媒体普法的局面。
“法眼观察”该微信号由浦东法院周浦法庭基层法官戴蛟夫妇利用业余时间打造,他们白天承担繁重的审判工作,晚上笔耕不辍传播法治,365天中只有一天没有发布微信,因为那天他们女儿来到了这个世界。该微信公众号以总阅读量520万的优异成绩获得年度传播力奖。
“@侠骨柔情的杨华”微博获得年度影响力奖,杨华同志是闵行区司法局法宣科长,五十多岁重上战场,在纷繁复杂的网上舆论场中,他不惧个人毁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与网络负能量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起诉网络大V“老榕”名誉侵权赢得胜诉,对于清朗网络空间、传播法治正能量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每当社会上发生热点事件,党和国家出台新的政策法律,上海新媒体普法联盟的成员们就会推出一篇篇法治视角的解读文章,分辨法律是非、引导法治舆论,大声地为法治建设“鼓”与“呼”。
上海市司法局官方微信号“法治上海”一篇《如果在美国,毕福剑的节目会被停播吗?》的文章,获得了广大网民的广泛认可,最终收获了33万的阅读量和3500个点赞量。《强大的新骗局,上海已很多人受骗!》和《最新最强的短信诈骗:据说,今天有很多上海市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等文章,阅读量都超过20000。
上海市司法局副巡视员、法制宣传处(依法治市工作处)处长朱剑华说:“联盟最大的骄傲,是这群热爱、热情、热心法治事业的新媒体普法人:他们中有的身处体制之内、利用休息时间志愿宣传法治;有的从传统新闻人转型而来,为着法治的理想继续在新媒体战线上奔走呼喊;有的则来自公司或者律所,为着上海拥有更好的法治环境而常年公益普法。”
法宣办什么角色
上海市法宣办主任、司法局局长郑善和谈到:“评判上海地区新媒体普法工作搞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上海司法行政系统的新媒体账号搞得好不好,而是要看整个上海地区能不能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新媒体普法账号。如果把各级各类新媒体普法账号比喻成在一线冲锋陷阵的战士,那么法宣办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总指挥和总后勤,重点在于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扶持、推出激励机制。”
据了解,上海市法宣办2014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传媒设与设计学院联合成立了“现代法治传播研究中心”,依托高校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理论资源和实验室资源,为上海开展新媒体普法提供支撑。2015年,他们又以上海新媒体普法联盟的成员为对象,每周发布排行榜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不定期举行联盟内部交流研讨会,采取研讨沙龙、研究报告发布会、实践经验总结会、线下采风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上海新媒体普法人员提供实用、有效的服务保障,既增强了上海新媒体普法联盟的内部凝聚力,又为各新媒体账号之间互相合作创造条件。
服务功能有什么
“第4焦点上海交警微发布”微信公众号以其“电子监控违法查询”、“驾照违法查询”、“预约验车”等强大的线上便民服务获得年度服务力奖,这个平台寓法治宣传于信息服务之中,极大地便利了2400万上海市民,极大地拓展了法治传播的辐射范围。
上海闵行的普法微信号“闵晓法”已经开通“有法律问题,用微信问吧”等功能,整合区内律师资源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法治徐家汇”等微信公众号还专门设立了“法律服务大厅”,整合各类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指引等内容,方便群众利用新媒体获取需要的法律服务资源。
上海市法宣办副主任、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讲到:“必须抓住当前‘互联网+法律服务’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机会,将法律服务标准化,新媒体普法服务化,进一步提升新媒体普法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