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年演出近200场 仅有三分之一是在剧场举行

14.04.2015  11:22

图片说明:沪剧原创大戏《邓世昌》剧照。

      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之后,作为上海唯一的地方剧种,沪剧正迎来又一个发展的好机遇。上海沪剧院的青年团中,90后新生代迅速成长,让沪剧界摆脱了后继乏人的担忧;以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长宁沪剧团的《小巷总理》、勤苑沪剧团的《51把钥匙》等为代表的原创剧目相继公演,叫好叫座,人们欣喜地看到,除了市区两级的国有院团之外,勤苑、勤怡、文慧、彩芳等一批上海的民营沪剧团也在崛起。

  但评论界人士也指出,沪剧要更上层楼,仍然需要克服创作中的瓶颈问题和发展中的理念问题。要守住海派地方戏曲的这一颗“芦荡火种”,不仅应当保持沪剧灵活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性,更应该形成多方合力,从而推出更多能够代表沪剧文化个性的扛鼎之作。

   打磨经典保留剧目,服务好上海观众

  发源于田头山歌的本乡本土的沪剧,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与现实生活短兵相接。曾经先后被改编成京剧的《芦荡火种》和《红灯记》,正是现实主义题材代表之作。而6500平方公里的上海市郊更是沪剧的根基所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对记者表示:“深入现实生活,扎根上海人民,服务好上海的观众,是沪剧的首要任务。”上海沪剧院去年一共演出198场,三分之一在剧场,另有三分之一在社区、基层和农村,三分之一在校园。

  如何服务好上海的观众,让上海老百姓喜欢看?除了送戏上门之外,更要不断打磨那些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保留剧目。和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相比,沪剧并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但正因为如此,更要把保留剧目代代相传。而这也正是几代沪剧表演艺术家一直在做的事,就拿根据曹禺同名原著改编的《雷雨》来说,70多年来被几代沪剧艺术家不断移植搬演,特别是1959年的名家版,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沪剧擅演西装旗袍戏的特色和传统,成为目前沪剧舞台上最常演的版本,丁是娥、马莉莉、茅善玉等都在其中扮演过繁漪。2011年,上海沪剧院青年团成立,之后几年时间里连排了《大雷雨》《陆雅臣卖娘子》《庵堂相会》《红灯记》等多部作品,让经典得到了传承。

   推动沪剧更上层楼,院团应齐心协力

  和沪上其他戏曲剧种所呈现出的国有院团一枝独秀不同,上海的沪剧院团多元发展态势迅猛,且都有优秀的演员班底和剧目。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长宁沪剧团的陈甦萍和勤苑沪剧团的王勤都获得了主角提名奖。

  而上海沪剧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责任单位,以及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责无旁贷地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不久前举办的首届沪剧艺术节上,上海7家国有和民营院团集结亮相,在10天里,上演了9台大戏,呈现了13场演出,8下村镇送戏上门,观众和参与群众超过了3万人次。这是有200年历史的沪剧首次举办艺术节,就是由上海沪剧院牵头,被称为上海沪剧院团的一次"抱团出击"。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评论家荣广润说,沪剧院团特别多,这是沪剧蓬勃发展且有群众基础的表现。沪剧艺术节也展示了这些院团近些年的创作努力和成果。但与此同时,它们之间还没有进一步形成密切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力,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沪剧的发展,对上海戏曲界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应该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创作中的瓶颈问题和发展中的理念问题,推动沪剧更上层楼。"

   展示沪剧艺术魅力,探索"跨界"推广方式

  如何让沪剧既服务好本地观众,又能让更多人领略上海文化的魅力?沪剧以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无论是题材还是表演,都具有浓郁的上海地方特色,理应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上海文化的一扇窗口。"我们一直在考虑,能不能有沪剧驻场秀,就像美国百老汇一样。"茅善玉说,展示沪剧艺术魅力,应探索"跨界"推广方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他曾专门在朋友中做过一个调查:外地或者外国游客到了上海,如果当天就想看一出京剧或者沪剧,是否保证可以看到?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茅善玉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固定的演出剧场,沪剧演出都是"打游击"。连《雷雨》这样的经典作品都是演演停停,更不要说其他剧目了。"如果剧场问题解决了,我们有不少作品适合做成驻场秀。"她以另一出传统剧目《石榴裙下》为例,无论是跌宕命运凸显的情感冲突,还是舞台布置展现的上海风情,都能使人充分领略到沪剧艺术和本土文化的魅力,完全可以精编之后长期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