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十二艺节首秀
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上海沪剧院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昨晚完成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首秀。
《敦煌女儿》根据樊锦诗半个世纪扎根大漠、潜心敦煌研究的事迹改编。樊锦诗在上海长大,同为“上海女儿”的主演茅善玉被樊锦诗的守望经历深深打动,六次深入敦煌,与樊锦诗成为忘年交,力求“贴着人物的灵魂演戏”。在《敦煌女儿》历时八年的创排过程中,敦煌人传递给上海沪剧院的精神力量融于血脉,化于行动。全剧成功上演50余场,每一场戏演员们都“满宫满调”上阵,90后和00后青年演员任劳任怨,毫不懈怠。
25岁转身变为80岁
除了抢装时间,昨晚茅善玉几乎全程在台上。她时而展现神奇的时空变化,一个转身,“樊锦诗”从25岁变为80岁,30秒后形体、唱腔和神态全然不同;时而是让观众叫好的大段唱,尤其是讲述敦煌历史的时候,茅善玉运用大段沪剧特有的赋子板,表现敦煌女儿柔弱外表下的刚毅和知识分子缜密的理性思考。据介绍,“樊锦诗”主要唱段由茅善玉自己设计,唱腔中既有沪剧的细腻温婉,又根据人物不同年龄和情境融入京剧等剧种或高亢或低沉的情韵。
“大家都拼了!”茅善玉形容这两天的演出。为做好最后冲刺,导演张曼君、领衔主演茅善玉携剧组全体演职人员特地在演出前移师江苏海安大剧院调整和合成全剧,力求尽善尽美。大家不顾舟车劳顿,一到海安就开始走台、练乐。回到上海,舞美团队来不及休息,又投入紧张装台中。以往《敦煌女儿》需要两天装台、调试设备,由于艺术节日程安排的特殊性,这次都压缩到一天。演出前夜,50多名舞美工作人员彻夜加班,既要高效,又要确保舞台的安全,大家对每一颗螺丝、每一束灯光、每一块布景都反复确认。
茅善玉感慨:“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今天,在逾50场演出中见证观众对我们的支持与热爱,剧组全体人员也锻炼了打硬仗的素质。面对十二艺节‘大考’,我们格外认真,今天发挥让人满意,力争下一场演出有更完美的呈现。”
每次看戏都有变化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专程从北京赶来上海看戏。再度修改提升的《敦煌女儿》深深吸引着樊锦诗,舞台上绚烂的“数字敦煌”配以茅善玉声情并茂的表演,将她拉回到莫高窟,“敦煌的伟大吸引了几代人,我们继承前辈精神,将敦煌学、敦煌艺术发扬光大。我不觉得寂寞和后悔,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和责任。”从去年《敦煌女儿》首演,昨晚是樊锦诗第五次看戏,“每看一次,都有变化,剧组精雕细刻、毫不自满,追求卓越,越改越好了。”上海沪剧院的敬业精神让樊锦诗感动,“《敦煌女儿》从艺术性、思想性到专业性展现了敦煌人的追求,是一部好作品,向剧组全体成员致敬。”
“沪剧,作为上海特有的剧种,一直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它是上海的声音,是上海人的家乡戏,更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名片。”演出结束,面对激动的戏迷,茅善玉难掩感慨,“上海沪剧院必须要有引领作用,把戏做出影响力,可以延续老戏迷的热情,更能激励年轻戏迷的加入。”在高校演出时,茅善玉邂逅一位来自江西的女生,“她告诉我,自己已学会几段沪剧,必须和我拍照。不少观众看沪剧或许需要过语言关,但大家对艺术的欣赏与审美是没有隔阂的。《敦煌女儿》证明了这一点。沪剧的持续繁荣发展,依靠的是一部又一部经典剧目。我希望《敦煌女儿》能跻身其中,这是我们这代演员为沪剧腾飞交出的答卷。”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