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名词”描绘中国外贸未来的发展路线图

21.09.2016  09:03

  9月21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的《“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规划》,专门对18个“新名词”进行了名词解释。这些可视为未来5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关键举措的“新名词”,从地方视角描绘出中国外贸未来发展路线图。

  规划提出一个总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基本形成与高标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与这一总目标密切相关的“新名词”,首推多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贸易监管制度以及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

  其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指国际贸易企业通过统一的平台一次性向贸易管理部门提交相应的信息和单证,相关管理部门对企业提交的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处理。规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全面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协调统一的口岸管理格局,通关效率持续提高,进出口环节收费继续降低。

  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内容是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特点,将货物状态分为保税货物、口岸货物、非保税货物三种不同状态,海关通过实施“分类监管、分账管理、标识区分、联网监管、实货管控、风险可控、信息共享”的监管模式,实现对不同状态货物的有效监控。

  “新名词”少不了贸易方式创新。此类“新名词”的涌现,预示着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贸易,包括:优进优出、国别商品中心、汽车平行进口、出口商品“海外仓”、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平台经济等。

  其中,出口商品“海外仓”,是指出口企业(主要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除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的商品仓库,货物从本国出口后储存到该国或地区的仓库,再根据卖家指令将商品送达境外的消费者。与之相关,规划为上海确定了一个新任务:深化电子商务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功能总部和区域总部集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商品服务融合、内贸外贸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是指在整合此前已开展的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币资金池和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等试点基础上,将三类账户合并为国内和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通过外汇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跨国公司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境内外资金。跨国公司可同时或单独设立国内、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开展资金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计算。

  据介绍,上海推出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并配合发展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有望推进以人民币离岸业务为重点的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加快吸引和集聚离岸贸易主体,同时促进洋山港、外高桥两大港口功能和航线布局优化,提高货物流转的通畅度和自由度。

  近年来一些与国际性区域合作及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工程,跻身“新名词”名录,凸显中国外贸的视野和使命不断拓展。相关“新名词”包括: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亚太营运商计划、“一带一路”贸易商联盟、长江经济带商务引领工程等。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是指覆盖亚太乃至全球主要口岸的国际贸易通关信息网络,通过引入国际贸易适用的数据标准,将国际贸易数据简化和标准化,实现APEC各经济体间数据互联、互通、互用,是上海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的有益探索。

  亚太营运商计划,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一个功能性项目,是指通过跨国企业以自贸试验区为枢纽的贸易订单、物流分拨、资金结算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管理,促进其区域订单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在亚太地区形成,完成统筹国内、国际市场,统筹在岸、离岸业务,统筹贸易、物流和结算环节的运作模式的建立。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望超过735家,“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200家;贸易型总部企业从2015年的100家发展至200家;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有望从2015年的27.6%提升至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