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大学生物联网作品秀出奇思妙想
8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参赛队的学生正在演示参赛作品《停车位智能监控系统》。
您是否有这样的体验:驶入迷宫一般的室内停车场,就再也分不清东南西北,放眼望去满满的车辆,始终找不到一个空闲的车位?计划着家庭旅行,却担心家里的花草无人打理?朋友踏青郊游,兴致一起不禁引吭高歌,却因为没有伴奏总觉得少了一点乐趣?……8月25至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1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总决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对这些问题亮出了自己的解答。
创新作品改变生活
没有乐器,如何举办音乐会?比赛现场的“mMax音乐手套”,为大家呈现一个崭新世界。演示的学生带着一只看似十分普通的手套,面前没有任何乐器,只是通过敲击桌子,就弹奏出了钢琴、架子鼓、吉他、长笛等多种乐器声音。更有意思的是,该系统可以同时接入多个手套,不同手套可以同时演奏不同乐器,和小伙伴们一起组队玩音乐,不再有场地、乐器的限制,是不是容易很多了呢?
“当然,完成这个作品的过程可没有使用起来那么轻松愉悦,”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学生熊伟伦还告诉记者,与他一起参赛的队员全部来自上海交大软件学院。
熊伟伦坦言,以物联网为主题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和单片机、芯片等各种硬件设备打交道,“刚开始,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不过,组员们凭借着对创意的热忱,对科研的坚持,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从“吃软不吃硬”变成了“软硬通吃”的技术能手。
“可不可以像GPS和北斗导航一样,在停车场内也提供车位的定位和导航?”分布式停车位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者、浙江大学的小吴一次在停车场内兜了很久才找到一个停车位后,不禁产生这样的想法,“这将为人们停车节约时间,带来很大便利。”小吴和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后,立刻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只要知道哪些车位有车,哪些车位是空的,再配合停车场的地图,就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应用”。队友小范说道,“但是我们想做的不仅仅是提供车位信息,还想提供包括车子的状态以及一些安全信息”。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大家决定采用压力传感方式来获取这些信息,而这些信息获得全靠他们自己发明设计的一张小小“压力毯”。
“压力毯”的原理类似键盘,通过将压力转化成电子信号,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压力产生位置,从而判定是否有车辆停在某个车位上。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压力位置判断车辆停靠得是否“标准”——有没有过线而影响到其它车位的使用。这些信息通过手机应用还可实时发送给车主,指导车主进行停车。更为实用的是,小小“压力毯”还可以在安全上做大文章。比如,当有行人靠近车辆或者发生其它车辆剐蹭时,人的体重或车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同样会被监控并记录下来,当一些异常的模式发生时,例如有人过长时间在车辆附近逗留,系统会自动报警或通知保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车辆安全。
竞赛助推人才培养
竞赛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陈文智教授介绍,本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本次比赛采用开放的竞赛模式,以物联网技术为主题,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作品,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品涉及智能家居、节能减排、移动应用等多领域,为学生锻炼成长、科技转化生产力提供了一个舞台。
竞赛评委会委员、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理委员会马晓东副主任这样评价参赛作品“学生的作品虽然青涩,但创意无限,是物联网创新应用的一个重要源泉。部分参赛作品对于市场需求十分了解,应用性强,形成了物联网成熟产品和商用的基本雏形,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容易被市场和风投看中并收购,这应该是本次竞赛的一大亮点。” 马晓东副主任同时表示要与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合作,将竞赛引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把竞赛变成学生与物联网企业沟通的桥梁。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叶晓华秘书长全程参加三天的竞赛评审,深有感触地表示,“本次竞赛集中展示了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作品的奇思妙想,让物联网行业、企业感受到当今高等教育已经逐步贴近产业需求,学生的设计思路已切合市场需要。通过这样层层选拔的竞赛,发现了一大批物联网创新创业团队,为企业的人才输送提供了绿色通道。”
竞赛组委会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傅育熙教授表示,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次竞赛是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指委举办的首届物联网大赛,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的500余支队伍参赛,经过全国6个分赛区的角逐,最终50支队伍进入决赛。竞赛为各个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08.27
原文: 大学生物联网作品秀出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