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发布“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在国家双创浪潮中,高校如何成为最活跃的细胞?2016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临之际,作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上海交通大学于10月11日发布《关于承担“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通过“三位一体”创业创业人才培养、打通产学研转化通道、打造环交大经济创新圈等举措,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新型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及高水平创新创业研究体系构建等难题。
“三位一体”创业创业人才培养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自1999年起步。2002年,上海交大列入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名单,2009年成为上海首批创业教育试点学校。
为培养创新创业的未来生力军,根据《方案》,上海交大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布局,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完善“工科平台”及“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等宽口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校推广“致远荣誉计划”,打通相近专业在基础课程阶段相互选课的制度壁垒;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秉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兼具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
据悉,目前交大已在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创新”等课程,包括18门创新与创业通识核心课,34门创新与创业公选课,以及“创新方法”慕课。同时,校方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有1至2年时间休学创业,期间可享受学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撑服务。此外,交大“2011协同创新中心”正积极汇聚高校科研资源和企业产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基地、工坊和支撑平台。
打通产学研转化“绿色通道”
打通成果走向市场的路径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一步。为此,近年来上海交大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陆续制定《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意见》等九个配套文件,首先从政策上保证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
2010年1月,上海交大联合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与紫竹科技产业园区共同组建了“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把政府、高校、企业贯通起来,不仅根据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还聚焦了区域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前瞻性布局、推动技术集成创新,从而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据介绍,该研究院将被打造成为高校和区域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上海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并有力支撑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设计了完整的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的“绿色通道”。2016年上半年,上海交大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数量达到了177项,总金额4700余万元。
“零号湾”有望走出国门
于2015年揭牌的“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是上海交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经过近一年多的迅速发展,零号湾目前提供43项全方位孵化服务,有近300个项目入驻,近2000名创业者在集聚区内创业,2015年底在孵初创项目融资超过1.4亿,苗圃项目成功转化率超过95%。
作为《方案》的重点工程之一,“零号湾”将继续推进二期及三期建设,采用“引育并举”的孵化器模式,打造为交大师生、广大校友以及其他高校青年校友提供适合初创业起步的园区以及相应的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
据透露,该园区计划至2016年底汇聚国内外高校创业者约500位,并形成稳态流动机制,启动建设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并于2016年至2018年重点建设“零号湾创业生态体系”、“智慧医疗专业孵化器”和“创新设计国际服务中心”。同时,校方将进一步集聚工商、税务、法律、人才、政策、投资基金等公共和中介服务,提供创业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完善零号湾的创业孵化生态环境,有效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初创企业。
此外,根据《方案》,零号湾将继续加大和江苏南通、江苏常州、浙江宁波等长三角城市的合作力度,围绕上述地区千亿级产业,共建产业孵化专区或共同举办创业大赛,支撑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同时海外基地建设正在筹备中,首批将在美国费城、美国硅谷等设立零号湾海外基地,并逐步完成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分园区体系布局。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