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行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搭好全民健康金字塔"底座"

27.11.2016  00:34

 

  原标题:牢牢搭好全民健康金字塔“底座

  图为金山区漕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开车进村为村民看病。

   现场回放“很高兴看到我的梦想成真

  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中国国家日”期间,健康领域代表走访了上海的不少社区,对上海在社区里强化基层医疗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奥莱格·柴斯诺夫说:“目前大部分国家对卫生的投入有95%用于疾病治疗,而在上海的社区里,我看到了从治疗到预防的投入转变,看到了政府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

  在松江的社区,柴斯诺夫颇为兴奋地说:“曾经我也是一个管理着3500人社区的社区医生,我的工作就是做好健康促进,让社区居民不生病或少生病。我很高兴在上海看到我的梦想正成为现实。

   上海经验强基层,搭好健康工作基座

  上海市民人均期望寿命和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这三大健康指标,已连续10余年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是什么确保上海拿出这张漂亮的健康成绩单?上海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强基层。

  2010年上海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把医疗关口从治疗前移到预防,从患者扩到全人群,上海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投入,持续向公共卫生、精神卫生、母婴健康、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倾斜。2015年,上海又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社区乃至家庭,是一座城市最末端的健康“细胞”。这些年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负起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助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这个目标的实现。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称,上海在社区推进的从出生到老年的全周期健康促进工作,把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带入每个普通家庭。上海用不少现代科技,让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获得良好联系,让健康服务的获取变得更为便捷。

   案例解析推进家庭医生,发展全科医学

  11月17日,家住杨浦区的顾阿姨高兴地从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到了一个“新式武器”———心电宝终端。她是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模式管理的首批尝鲜者。

  心电宝终端只有充电宝这般大小,但它的功能不小。居民在家中只要轻轻一摁心电宝上的按钮,系统就能快速检测心电图,上传到健康管理云平台,社区24小时值班医生可以在3分钟内提供心电图报告和医疗建议,从而实现日常慢性疾病的远程追踪和管理。据此,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上海首家创新探索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社区医疗机构。借助这个基于互联网的家庭慢病管理计划,患者还可通过其他多种便携式的采集仪器,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数据。

  “当遇到心电、血压、血糖数据严重异常时,社区医生会立即通过电话进行问诊及干预,并在必要时通知患者亲友、与上级医院的相关科室医生取得联系,安排及时转诊。”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许齐告诉记者,基于这个新模式,有慢性病的居民不用来回奔波也能及时获知自己的健康数据,遇到突发紧急情况,还能更及时地发现“异常数据”,并基于“1+1+1”分级诊疗体系,及时转诊到二级乃至三甲医院。

  在平凉社区,首批有20多名社区试点患者拿到了心电宝。今后,慢病“”模式将逐步覆盖到平凉社区的所有17个居委会的居民。

  这一创新实践是上海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与全科医学的一个缩影。

  上海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备受各方关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称,整个推进过程中,确实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老百姓的就医观念不能很快转变。但近年来,尤其是自2010年,家庭医生制度有了不少新突破。在人才培养阶段,上海在大学医学教育中特别增设了符合社区家庭医生工作需求的“全科医学”,以及毕业后教育和研究生培养项目,建立起了本科、毕业后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完整链条,大力培养社区全科医生。以全科医生规范培养为例,从起初招收几十人,到现在一年招收近500人,大家对全科医学的认同感在提升。

  这些年,上海还专门增加了社区高级医生的评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全科教学基地,不断提升社区医生的职业深度、广度和职业自豪感。

   健康未来分级诊疗将在社区“出发

  2015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8450多万人次的诊疗任务,超过上海市门急诊总量的1/3。本市已初步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线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截至今年10月,上海已在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计划2017年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同时,上海还将制定“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本市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办法”,通过加大二、三级医院对基层的卫生资源,赋予家庭医生优质号源等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

  在专家看来,上海健康水平总体看好,很多工作正是基于社区这块基层医疗做得扎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也成为应对康复、养老等未来城市健康新挑战的基座,“医养结合”“社区康复”“老年护理”等都将嫁接到这个平台上“再出发”。社区医疗,如同上海健康工作的金字塔“底座”,它处于最底端,却也是最重要的。